财经名家观点:央行暂停买入国债,旨在遏制下行“抢跑”势头
周小川:2025年我们仍需要准备应对巨大而深刻的“世界之变”
2024年,世界局势变乱交织加速演进。俄乌、巴以等地缘冲突持续,关税战、脱钩断链破坏经济全球化进程。2025年,我们仍需要准备应对巨大而深刻的“世界之变”。谈及“不变”,周小川提到,首先,全球南方卓然壮大的大势不会变。第二,亚洲国家推进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的方向不会变。第三,中国推动改革开放的决心不会变。
程实:全球经济“热启动”
从疫情冲击导致供应链失序,到通胀高企与持续的高利率环境,全球经济数年的累积失衡迎来了“热启动”的临界点。这种热启动并非恢复原状,而是借助供需结构性调整、科技创新以及政策引导,推动系统从失衡中重获动力。展望2025年,全球经济在热启动的恢复中,将一步步重构自身架构,通过政策经验的再校准,化解短期挑战与长期瓶颈的阻碍。全球资产配置的逻辑也将从2024年“预期定价”的迷雾中逐渐清晰,过渡到2025年“政策落地”的效果评估。全球经济将在更具适应性与创新力的模式下稳步前行,完成从动荡到稳定的蜕变,实现艰难的转型升级。
温彬:12月CPI小幅回落,PPI降幅收窄
12月CPI环比持平,同比上涨0.1%。食品价格超季节性回落是主因,猪肉价格受需求偏弱及供给充足影响回落,天气晴好利于生产储运导致鲜菜鲜果价格下跌,表现均弱于季节性。服务价格环比回升,旅游价格因元旦假期居民旅游增加而反弹。一揽子增量政策与存量政策提振总需求,带动核心CPI环比同比均有所改善,强于历史同期平均水平。12月PPI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2.3%。生产资料价格环比持平。从行业看,上游水泥、玻璃等价格环比上升,但钢材、煤炭等回落,装备制造业细分行业价格涨跌互现,消费品制造业价格相对较弱。生活资料价格环比回落,下游需求仍偏弱。购进与出厂价差不变,工业企业上下游价格同步调整。
汪毅:2025中国资本市场何去何从
2025年A股市场可能迎来整体盈利的小幅转正,估值提升的环境,市场环境相信会比2024年要略好一些。股、债、商品这几类资产中,短期确定性最强的是债,随后是股,最后是房地产。资本市场一方面关注短期经济指标,一方面对于长期的改革进度以及新兴产业的发展关注度会更高。
冯琳:央行暂停买入国债,旨在遏制近期债市收益率快速下行的“抢跑”势头
央行暂停买入国债将减少对国债的需求,同时不排除央行在暂停买入阶段仍卖出长债的可能性,以此来调节债市供求关系。这意味着在前期多次提示风险并采取相应监管措施后,央行对债市的调控力度加码,旨在遏制近期债市收益率快速下行的“抢跑”势头,稳定市场预期,同时也有助于稳定人民币汇率。后续若政府债券供给放量,长债收益率回升至合理水平,市场供求关系能够自发的趋于平衡,央行就有可能恢复买入国债,继续发挥通过国债净买入操作向市场投放中长期流动性的作用。暂停买入国债,或意味着一季度降准概率上升。
往期回顾
责任编辑:liu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