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益-私募机构观点:市场情绪偏积极,警惕4月财报季波动

时间:2025/03/13 09:58:09用益信托网

艾方资产:市场内生风险水平较低 但需警惕4月财报季波动


当前,市场内生风险处于较低水平。国际方面,海外地缘政策变动及美国衰退预期对市场扰动仍存;国内经济复苏动能分化,出口增速回落压力显现,制造业PMI虽重返扩张区间,但科创板盈利承压、消费需求修复仍需政策发力。从情绪面看,北向资金阶段性回流(1-2月净流入近200亿元)、科技主题热度延续(AI Agent突破、低空经济等催化),短期市场情绪偏积极,但需警惕4月财报季波动。


广益恒嘉:目前市场走势依然属于强势状态


上周市场强势反弹,周一市场调整,随后三天市场全部上扬。上周是两会的窗口期,政府工作报告给与市场一剂定心丸。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对科技的重视都是推动市场上涨的原因。另外,海外市场美股持续下跌,有一些“东升西降”的意味,美元指数快速下跌,人民币升值,中概股以及港股成为资金的宠儿,尤其股票市场互联网的一些龙头企业,业绩也是非常亮眼,形成良好的正反馈。此外,目前市场走势依然属于强势状态,预计下周较大概率会震荡之后,延续上涨的趋势。


淘山基金:海外资金或继续加大对中国资产的配置


此前,特朗普在公开访谈中承认美国2025年存在经济衰退的可能,并在关税问题上立场坚定,称不会考虑股市的反应,使美股不确定性上升,资金从美股流出的过程可能延续。国内市场周末聚焦两会结束后,A股流动性拐点是否将要出现,目前来看,虽然部分资金确实有获利了结的想法,这可能对短期走势形成一定压制。但从趋势上看外资流入或仍有空间,2月韩国投资者买入中国资产月度环比增长了2倍,仓位上外资对中国的配置仍低于去年9月,海外投资者买入中国资产暂无终结的信号,一旦市场向下或仍是介入良机。


凯丰投资:资金面维持紧平衡 债市长端将维持震荡调整趋势


今年来,资金并未如期宽松,银行净融出降至五年来的最低位,资金面对于央行流动性操作较为依赖。但债市杠杆率一直处在历史较低分位,因此本轮调整并未引发大规模负反馈,收益率整体上行的节奏较缓、幅度相对可控,体现了债券市场的韧性,并从估值上修正了对于宽松政策的过度预期。债市杠杆率一直处在历史较低分位,因此这次调整并未引发大规模负反馈,收益率整体上行的节奏较缓、幅度相对可控,体现了债券市场的韧性,并从估值上修正了对于宽松政策的过度预期。展望后市,央行态度仍是决定资金面的关键所在。预计在长端收益率达到央行合意水平前,资金可能仍维持紧平衡。在资金面逻辑主导之下,长端将维持震荡调整趋势。 


京华世家:大宗商品市场波动风险不减


商品市场继续弱势整理,国际贸易冲突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宏观风险并未完全消除。上周OPEC+出人意料宣布增产计划,叠加原油目前仍然被特朗普供需两端打压油价的宏观预期主导,需求端的“短期阵痛”和“关税战”仍然使整个需求预期偏弱,投资者加剧看空原油。但若宏观预期扭转,叠加基本面配合,油价就容易出现反弹。展望后市,从宏观面来看,近期国际关税风险加剧,叠加地缘冲突暗流涌动,大宗商品市场波动风险不减。国内市场情绪也呈现出结构性修复,修复能否蔓延至全市场还有待验证。


天朗私募:财政政策将更加聚焦在提振消费和惠及民生方面


自2024年9月底起就认为:市场由熊转牛已经得到确认,牛市的根基基本确立。展望后市,短期市场将维持震荡走势,等待财政政策发力,当前震荡市仍然蕴含较多的结构性行情机会,特别是AI和机器人驱动的产业趋势行情。我们坚信财政政策发力后,中国经济有望逐渐走出通缩,我们坚定看好中长期的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从政策发力的方向来看,未来财政政策将更加聚焦在提振消费和惠及民生方面,而非此前的补贴生产端,因此我们认为代表未来消费趋势的新型消费方向值得重点关注,此外,跟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相关的新质生产力等科技方向值得长期关注,特别是AI+方向。


往期回顾:


用益-私募机构观点:短期震荡建议“高切低” 灵活调整仓位

用益-私募机构观点:权益市场估值中枢或有所抬升

用益-私募机构观点:3月市场系统性风险不大 赚钱效应有望扩撒

用益-私募机构观点:科技板块拥挤度处于历史高位,存在过热风险

用益-私募机构观点:港股的资产重估并未结束


作者:
来源:综合其他媒体

责任编辑:wuwj

今日头条更多
资讯频道子页-第一短幅
资讯频道子页-第二短幅
资讯频道子页-底部通栏长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