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益-私募机构观点:中国资产重估的过程尚未结束

时间:2025/03/14 09:26:59用益信托网

保银私募:中国资产重估的过程尚未结束


近期,美国股市经历了显著波动,而中国和欧洲股票市场涨幅较大。这主要受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欧洲经济复苏迎来潜在转机,以及中国科技股重估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中国股市在春节后大幅上涨,受多重因素驱动。中国科技企业在人工智能和数字化领域的突破,提振了市场信心,并推动科技股估值显著提升。在美元走弱的背景下,人民币开始升值,进一步增强了中国资产的吸引力。全球投资者重新审视中国资产,推动资金流入中国股市。展望未来,中国资产重估的过程尚未结束。随着美元进一步走弱,人民币升值和资金流入可能会推动中国股市进一步上涨。此外,欧洲经济的复苏和美国的政策调整将继续影响全球资金流向,值得投资者紧密关注。


鼎晟基金:目前市场已有多个要素出现走弱的信号


科技驱动下的结构性行情会随时结束,重点关

注市场由强转弱的信号,同时我们在策略里面提到支撑本轮科技结构行情的三个要素,而目前多个要素已经出现走弱的信号,我们对当前及后续市场走势判断为,市场接下来会出现一定时间的调整,市场重心会有所下移,但市场调整的空间整体有限;同时市场仍旧会维持较高的成交量,市场会催生新的热点和主题概念行情,像近期开始走强的固态电池等。市场的主要潜在风险还是需要关注特朗普的动作,但影响力会逐渐降低。


京华世家: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仍然不可忽视


近期,全球权益市场震荡分化,中国资产表现突出。随着两会政策落地,财政符合预期,央行政策有待跟进。政策进一步明确了经济转型方向,科技创投更受重视,地产并无超预期刺激。后续经济在出口方面将面临关税落地的影响,同时需求侧的乏力也仍将是一座大山。虽然近期股市行情强劲,外资对于中国资产的价值重估使得阶段性行情有了较强支撑,但从宏观经济数据来说,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仍然不可忽视,且问题的改善仍需较长时间。


万柏基金:中期来看,“资产荒”的逻辑仍然有效


上周,央行通过减少逆回购投放回收流动性,但两会期间市场对资金转松预期加强,资金利率下行。周六国家统计局发布官方制造业PMI达50.2,高于50的荣枯线,经济回暖预期增强,叠加政府工作报告公布各项重要经济数据,市场认为经济下行局面有所缓解,通胀预期有所回升。后续来看,随着开工进度的恢复,预计银行资金融出能力将季节性恢复。短期内仍建议保持杠杆和久期处于中性偏低水平。中期来看,“资产荒”的逻辑仍然有效,随着流动性改善,信用利差进一步压降的预期依然存在。后续需关注监管动态、货币政策市场预期的变化、政府债供给放量情况以及春节后理财规模的变化。


林园投资:A股的历史性机会就在眼前!坚定看好医药行业


历史性机会就在今天,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而医药行业与之密切相关。我们对医药行业未来的市场需求非常有信心,因此不会过度担忧短期风险。无论是中药还是现代制药,医药行业目前正处于“寒冬”,但这也是布局的好时机,我对此坚信不疑。当然,风险是需要考虑的,但认为当前行业的风险是可控的。所谓“风险可控”,是指即便市场出现下跌,这种下跌的时间也不会太长。尽管政策会对医药行业产生短期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使这些短期风险变得微不足道。


永合基金:今年主要关注科技板块的表现


最近几个月市场情绪保持的很好,港股领涨,A股也比较坚韧。科技板块利好不断,吸引资金不断涌入。建议今年主要关注科技板块的表现,需要密切跟踪科技股从纯靠预期拉动股价到产生业绩来支撑股价的整个过程。主要方向还是芯片、云计算、低空经济、机器人、固态电池等。


往期回顾:


用益-私募机构观点:市场情绪偏积极,警惕4月财报季波动

用益-私募机构观点:短期震荡建议“高切低” 灵活调整仓位

用益-私募机构观点:权益市场估值中枢或有所抬升

用益-私募机构观点:3月市场系统性风险不大 赚钱效应有望扩撒

用益-私募机构观点:科技板块拥挤度处于历史高位,存在过热风险



作者:
来源:综合其他媒体

责任编辑:wuwj

今日头条更多
资讯频道子页-第一短幅
资讯频道子页-第二短幅
资讯频道子页-底部通栏长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