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利率变化对资管行业的主要影响分析

时间:2025/04/08 11:36:19用益信托网

2024年以来,随着存款利率的不断下行及规范协议存款、叫停违规“手工补息”等监管政策的影响,存款“搬家”至理财市场现象明显,并对主要资管行业的规模变动产生较大影响。


存款利率保持下行


一是存款利率持续下行。2022年以来,我国六大行已于2022年9月15日、2023年6月8日、9月1日、12月22日、2024年7月25日、10月18日六次下调存款利率,活期存款、1年期及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整存整取)已分别下降至0.1%、1.1%和1.5%,其中1年期及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整存整取)较2022年初分别下降了65个bp和125个bp。


二是协议存款和“手工补息”受到规范,进一步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其一是2022年以来相关部门多次重申对商业银行吸收协议存款的要求,包括吸收协议存款的期限、开办对象、限制新增等要求,以进一步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其二是叫停违规“手工补息”。2024年4月,全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关于禁止通过手工补息高息揽储 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的倡议》,其中提出,银行应对手工补息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并将手工补息纳入监测管理范围,此前违规作出的补息承诺,在付息日一律不得支付。


三是存款“搬家”理财市场现象明显。受到前述存款利率持续下行、商业银行负债成本降低等因素的影响,存款“搬家”理财市场现象明显。仅叫停违规“手工补息”当月来看,我国金融机构境内住户存款、非金融企业存款月环比分别减少1.25%和2.24%,新增人民币存款为-3.92万亿元,而据中信证券测算银行理财存续规模当月增长近3万亿元。


银行理财是存款“搬家”的主要去向


一是存款“搬家”的主要去向是替代型理财产品。近年来,微观主体风险偏好有所下降,随着银行多次下调存款利率及叫停违规“手工补息”,部分资金从银行存款转向收益相对较高的固收类理财产品寻求收益补偿。一般而言,在权益市场表现不佳时,存款会流向低风险且收益稳健的公募产品,而在权益市场表现较好时,也会有部分存款流向权益市场及权益类公募产品。整体来看,受风险偏好影响,当前存款“搬家”的去向仍是低门槛、收益略高于存款、低波动的稳健公募类理财产品。


二是银行理财吸引力相对较高,成为当前存款“搬家”的主要去向。其一是投资门槛低,投资渠道广泛。从起投门槛来看,当前银行理财产品以公募为主,且最低起投金额可以0.01元起购、以0.01元的整数倍递增。从销售渠道来看,银行理财产品可通过直销、代销等多种渠道投资。仅从理财公司产品来看,2024年已有21家公司开展了直销业务,全行业合作代销机构数量持续增长,2024年12月全市场有562家机构代销了理财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其二是整体风险较低。银行理财产品以中低及以下风险等级(R2及R1)为主,截至2024年末,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中95.69%为R2及R1的中低及以下风险等级,其中风险等级为R2的占67.08%,风险等级为R1的占28.61%。其三是产品净值波动较小。2023年以来,银行理财风险管理能力获得较大提升,采取多元化方式稳定净值,实现了稳定低波的净值表现。其四是银行理财产品拥有一定收益优势。2024年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2.65%,与存款利率相比仍有一定优势。因此,综合来看,银行理财产品门槛低、风险较低、净值稳定且收益高于存款,是资管市场中大众理财首选的存款替代工具。截至2024年末,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已达1.25亿个,较年初增长9.88%,且投资者中98.70%为个人投资者。


部分资管行业也受到理财外溢影响


一是资管产品是银行理财当前最主要的资产配置方式。整体来看,根据Wind数据,2021年以来银行理财配置资管产品的规模占比快速上升,2021年末、2022年末、2023年末分别突破30%、40%和50%,2023年三季度末、2024年一季度末甚至突破60%。截至2024年末,银行理财大类资产配置中资管产品的规模占比为60.38%,仍是最主要的资产配置方式。分机构来看,根据Wind数据,2024年三季度末,近六成银行及理财子公司的银行理财产品配置资管产品规模占比超过50%,其中10家机构甚至超过80%,此外15家理财规模超过5000亿元的理财子公司中有11家配置资管产品占比超过50%。


二是不同资管行业受到理财外溢影响存在差异。根据市场机构拆解的股份行理财子公司2020年末至2024年末前十大持仓数据,2020-2022年其配置的资管产品以基金资管计划和券商资管计划为主,并开始增加配置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信托计划;2023年以来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及信托计划配置占比实现快速增长,而基金资管计划和券商资管计划则快速下降,这可能是受2022年底债市“赎回潮”负反馈后银行理财寻求低波稳健的影响;2023年下半年以来理财委外重仓保险资管的规模和占比则均出现下降,重仓信托计划的规模和占比均持续上升。受益于此,信托行业管理规模也实现了快速增长,截至2024年6月末,全行业信托资产规模达到27万亿元与2023年同期相比增加5.32万亿元,同比增速达到24.52%。


2025年存款利率变化对资管子行业影响展望


一是存款“搬家”至理财市场现象仍将持续。其一是未来一段时期存款利率或将继续下降。2025年以来,以民营银行、农商行、村镇银行为主要代表的多家中小银行开启调降存款利率。市场预计在化债、稳楼市等政策的综合推动下,存款利率仍将下降。央行近期也表示,今年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情况,择机降准降息,目前存款准备金率还有下行空间。其二是与现金资产相比,其他资产显现出一定的收益优势,其产生的财富效应也吸引存款“搬家”。2024年来看,主要资产总体表现较好,债市方面,我国债券市场延续牛市行情,中债综合指数全年增长7.61%,权益市场方面,美股表现强劲,港股与日股表现较好,A股震荡回升,主要指数均实现双位数增长,另类资产方面,黄金价格也创历史新高。2025年以来,债市出现一定调整,固收类产品受到一定影响,但现金管理类产品收益率相较于活期存款仍有优势,黄金仍保持快速增长,且2月以来A股及港股市场表现较好,市场也出现了存款“搬家”至权益市场的冲动。


二是2025年存款“搬家”可能会对各资管行业产生结构性影响。整体来看,风险偏好回升和主要资产的财富效应差异将会影响存款“搬家”的去向,进而影响各类资管产品甚至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各资管行业规模变化趋势。其一是与2024年年中相比,市场风险偏好有所提升。2024年9月底以来,随着权益市场活跃度的上升及权益市场财富效应的不断显现,市场风险偏好也迅速回升,风险偏好较高的公募基金等将相对更加受益。其二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稳住楼市股市”“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未来楼市回稳和股市活跃释放的财富效应,也将影响不同资管行业的发展。其三是2025年2月以来债券市场出现深度调整,其引发的财富负向效应影响各资管行业规模变动。公募基金、银行理财2025年2月末较年初规模增长情况低于2024年同期,银行理财2月月度规模也仅实现小幅增长,弱于季节性规律。



作者:崔 继 培
来源:中 诚 信 托

责任编辑:Tnews

今日头条更多
资讯频道子页-第一短幅
资讯频道子页-第二短幅
资讯频道子页-底部通栏长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