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看信托行业的短期阵痛与长期挑战

时间:2025/05/19 14:43:29用益信托网

导读


5月14日,中诚信托联合《金融时报》发布《2024年信托公司年报分析》,这已是双方连续第11年合作发布信托公司年报分析报告。通过对57家信托公司2024年年报进行分析可以发现:


· 2024年,信托资产规模增长较快,57家信托公司平均管理信托资产规模达到4,755.32亿元,同比增长26.64%;


· 由于固有业务收入降幅较大,信托公司营收利润整体承压;


· 标品信托业务规模及占比显著提升, 信托业务拓展延续强者愈强的分化格局,头部信托公司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得到巩固。


· 随着资产服务信托场景运用的持续拓展,以及非货币财产信托财产登记制度的不断完善,未来信托资产规模仍有增长空间。


截至5月13日,共有57家信托公司发布了2024年年报。这是《金融时报》与中诚信托连续第11年合作发布信托公司年报分析。此次《2024年信托公司年报分析》从行业数据指标和竞争能力两方面进行分析,以全面展示信托公司的转型现状及变化趋势。


短期阵痛与长期挑战


2024年,信托资产规模增长较快,信托业务收入彰显韧性,由于固有业务收入降幅较大,信托公司营收利润整体承压。随着资产服务信托场景运用的持续拓展,以及非货币财产信托财产登记制度的不断完善,未来信托资产规模仍有增长空间,但当前传统业务收缩期与创新业务培育期叠加之下信托报酬率下行过快,仍是信托业面临的重要发展挑战。


1、营收利润持续承压


整体来看,2024年57家信托公司平均实现营业收入11.09亿元,较2023年减少2.19亿元,同比下降16.50%;平均实现利润总额5.54亿元,较2023年减少2.27亿元,同比下降29.05%;平均实现净利润4.52亿元,较2023年减少1.57亿元,同比下降25.76%。各公司表现来看,多数公司营收利润指标趋弱(包含负值,以及同比下降、负值扩大或由正转负等同比下行情形,下同)。


营业收入指标方面,2024年共32家公司趋弱,较2023年增加5家,25家公司同比增长;共9家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超过20亿元,6家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利润总额指标方面,2024年共33家公司趋弱,较2023年增加3家;共11家公司实现利润总额超过10亿元,其中5家超过20亿元,8家公司利润总额同比增长超过30%。净利润指标方面,共29家公司趋弱,较2023年减少4家;共9家公司实现净利润超过10亿元,其中5家超过15亿元,6家公司利润总额同比增长超过30%。


头部公司利润情况表现较好。57家信托公司2024年净利润排名前十信托公司整体同比增长3.41%,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2024年利润总额及净利润排名前十信托公司中均有7家实现同比增长,前十合计市场份额达到近三分之二,其中利润总额、净利润CR10分别为65.02%、64.65%,较2023年分别进一步提升7.08个百分点和6.05个百分点。


2、信托资产规模增长较快


2024年,57家信托公司平均管理信托资产规模达到4,755.32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1,000.37亿元,同比增长26.64%。各公司表现来看,44家公司信托资产规模实现同比增长,较2023年增加8家,仅13家公司同比下降。


头部公司保持领先优势。继2023年末首次有信托公司信托资产规模超过两万亿元之后,2024年末信托资产规模超过两万亿元的公司有三家。2024年末信托资产规模前十门槛已超过6,880亿元,5家公司超万亿元,前十平均信托资产规模1.41万亿元达到行业平均的近三倍左右,前十公司合计占据市场份额的52.11%,与2023年末基本持平。信托资产规模同比增长方面,前十整体同比增速达到28.04%,高于行业平均增速1.40个百分点。


3、收入结构周期性调整


信托业务收入占比回稳。2024年,57家信托公司平均实现信托业务收入7.81亿元,较2023年减少0.59亿元,同比下降6.99%,信托业务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约为70.38%,较2023年提升7.19个百分点,信托业务收入占比重回70%以上。各公司表现来看,多数公司信托业务收入同比下降,头部公司整体同比仅略降。57家公司中的38家公司信托业务收入同比下降,较2023年增加3家,其中7家公司同比下降超过30%,19家公司同比增长,其中5家公司同比增速超过30%。与行业相比,头部公司的信托业务收入更具韧性。行业前十信托公司2024年平均实现信托业务收入18.91亿元,同比仅略降2.37%,前十公司信托业务收入所占市场份额仍超过40%,且较2023年继续提升了0.59个百分点。


固有业务收入同比降幅较大。2024年57家信托公司平均实现固有业务收入3.29亿元,较2023年减少1.60亿元,同比下降32.81%,固有业务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约为29.62%,较2023年下降7.19个百分点。各公司表现从变动额方面来看,15家公司固有业务收入同比上行超过1亿元,上行最多的三家公司分别达到11.61亿元、7.63亿元和4.56亿元,16家公司同比下行超过1亿元。


4、经营效率持续经受考验


ROE同比下降。2024年,行业ROE水平下行有所加快。57家信托公司2022年—2024年整体ROE水平分别为5.66%、5.44%和3.88%,2023年较2022年下行了0.22个百分点,但2024年较2023年进一步下行了1.58个百分点。各公司表现来看,共42家公司ROE趋弱,较2023年增加6家,仅17家同比提升或由负转正。


人均净利润同比下降。57家公司2024年整体人均净利润(根据“平均净利润/平均年初年末岗位分部员工数合计平均数”估算)约157.98万元,较2023年减少52.05万元,同比下降24.78%。各公司表现来看,57家公司中共34家公司2024年人均净利润趋弱,较2023年减少2家,共23家公司同比增长或由负转正。


竞争差异化与能力分化


2024年以来,在市场需求、资源禀赋及监管政策等的多重驱动下,信托行业延续头部引领的竞争格局,凭借专业的受托管理能力、雄厚的资本实力、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及与股东之间的协作和资源整合优势,头部信托公司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得到巩固。


1、业务战略差异化与信托业务能力分化


标品信托业务规模及占比显著提升。从信托资产运用方式来看,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及占比显著提升。57家信托公司2024年末平均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达到2,740.53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769.51亿元,同比增长39.04%;2024年末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整体占比达到57.63%,较2023年末进一步提升5.14个百分点。从信托资产分布领域来看,证券市场、金融机构投向规模及占比显著提升。57家信托公司2024年末平均证券市场投向的信托规模达到1,912.49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646.39亿元,同比增长51.05%,金融机构投向的信托规模达到568.72亿元,较2023年增加132.67亿元,同比增长30.42%,投向证券和金融市场的信托规模占比分别达到40.22%和11.96%,同比分别提升6.50个百分点和0.35个百分点。无论是从信托资产的运用方式还是分布领域来看,标品信托均为规模最大、占比最高的业务类型。


信托业务拓展延续强者愈强的分化格局。在资源禀赋和监管政策等因素的催化下,信托公司信托业务拓展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的分化趋势更加显著。信托业务拓展能力方面,从市场集中度指标来看,信托公司主要信托资产分布领域均延续高度集中特征。具体来看,2024年末基础产业、证券市场、工商企业、金融机构、其他投向的信托资产规模CR10分别达到73.91%、72.26%、59.36%、68.73%和56.90%。信托业务创新能力方面,信托行业紧紧围绕“五篇大文章”和信托业务三分类转型,在产融结合等重点业务领域持续发力,一些信托公司聚焦于构建和完善业务生态,不断提升受托服务能力和资产配置能力,持续引领行业创新。比如,头部信托公司与上市公司、产业龙头、金融同业等共建生态圈,充分发挥信托制度的差异化优势,不断拓宽对绿色产业和科技企业的服务范围,进一步巩固产融结合业务资源获取优势。


2、资源禀赋差异化与固有业务能力分化


资本实力决定信托公司固有业务投资能级。从整体资本实力规模来看,2024年末57家信托公司平均实收资本、总资产、净资产分别为50.27亿元、136.56亿元和117.89亿元,较2023年末分别增加0.11亿元、3.33亿元和2.7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21%、2.50%和2.36%。其中,前十信托公司总资产与净资产平均增速分别达到2.77%和2.68%,分别高于行业均值0.27个百分点和0.32个百分点。从信托公司固有资产配置来看,信托公司固有资产配置以投资类为主,其中其他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是最主要的投资类型,股票、基金、债券投资规模均占比较低。比如,结合年报中披露的自营投资及总资产数据,2024年末57家信托公司(部分公司为估算数)自营投资平均达到100.63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6.02亿元,同比增长6.36%,固有投资在总资产中的占比达到73.69%,较2023年末提高了2.68个百分点。


配置结构决定固有业务收入的规模和质量。从配置结构对固有业务收入规模的影响来看,投资收益是信托公司最主要的收益来源。2024年57家公司投资收益在固有业务收入中的占比达到109.65%,且较2023年进一步提升了22.14个百分点。其中,部分公司的金融股权投资等战略投资持续带来较高投资收益。此外,由于头部信托公司固有资产规模较大,可配资产较多,行业投资收益也呈现分化趋势。2024年投资收益前十信托公司中有6家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规模排名前十,前十公司平均投资收益12.74亿元,达到行业均值的3.54倍,较2023年的2.23倍进一步提升,行业投资收益CR10达到62.03%。从配置结构对固有业务收入质量的影响来看,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固有业务收入的影响有所加大,但头部公司则由于较好的固有投资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而持续表现较好。2024年57家公司平均公允价值变动损失0.94亿元,较2023年的0.14亿元有所扩大,其对固有业务收入的影响率为-28.52%。


3、运营效率差异化与扩张能力分化


信托公司项目数量和项目规模增长较快。2024年57家信托公司平均新增信托项目1,077.40个,较2023年的905.25个同比增长19.02%,平均新增信托项目实收信托规模3,275.01亿元,较2023年的1,747.09亿元增长87.46%;平均清算结束信托项目341.88个,较2023年的261.70个同比增长30.64%,平均清算结束信托项目实收信托规模2,461.51亿元,较2023年的908.26亿元大幅增长171.01%;合计年内运营的新增和已清算结束项目及规模平均达到1,419.28个和5736.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62%和116.04%。


头部公司项目密度更为突出。2024年新增信托项目数量、规模、清算结束信托项目数量和规模处于前十的信托公司平均达到4,214.80个、1.19万亿元、1,060.50个和1.07万亿元,分别为行业均值的3.91倍、3.64倍、4.33倍和3.10倍。其中,2024年57家信托公司中前十公司新增及清算结束项目数量合计均超过2,000个,行业前三公司分别达到13,896个、6,168个和5,343个;共8家公司新增及清算结束项目规模合计超过万亿元,而2023年达到万亿元的仅有两家。根据“新增及清算结束项目数合计/年末员工岗位分布数合计”估算人均项目数量,新增及清算结束项目数量合计前十信托公司中有九家公司人均项目数量亦居行业前十,同时人均项目数量居行业前十的公司中有六家公司2024年业务及管理费居行业前十。


头部公司新增信托项目数量及规模快速扩张的基础是市场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和金融科技应用带来的效率大幅提升。考虑到头部公司新增及清算结束项目数量及规模,可以看出金融科技深化应用带来人均能效极大提升,而科技能力则可能进一步拉开公司之间的差距。


4、股东资源差异化与协同能力分化


多元化股东背景形成差异化经营特色。不同股东背景所赋予的资源禀赋差异与风险偏好特征,深度塑造了信托公司在业务定位、展业路径及经营效能上的分化格局。例如实业央企背景信托公司通过股东协同形成了以资产证券化、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为特色业务的产融协同模式;地方国企背景信托公司依托地方资源赋能经济发展,可受益于区域红利。


监管政策对股东义务和行为提出了更高要求。近期《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对股东应履行的义务和股东行为进行了更为严格的规定,对股东支持信托公司发展及危机救助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良好的股东协同有利于信托公司资本实力的增强、战略的稳定、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抵御风险能力的提升、生态资源的整合和业务规模扩张,能够更好地坚守受托人定位,并可获得较高的监管评级进而获得更大的业务空间,但股东协同能力较弱的信托公司可能会面临生存压力,从而进一步加剧行业分化。


注:本文数据采用母公司口径




作者:
来源:中 诚 信 托

责任编辑:Tnews

今日头条更多
资讯频道子页-第一短幅
资讯频道子页-第二短幅
资讯频道子页-底部通栏长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