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信托市场景气度平稳回落 景气指数50
本月信托市场景气度平稳回落
2022年7月,最新用益信托市场景气指数为50,较上月同期相比,本月信托市场景气指数有所下降,信托市场景气度平稳回落。但较去年同期相比,景气指数继续保持上升。根据中信登数据显示,2022年7月份行业新增完成初始登记信托产品4407笔,环比增长23.51%;初始募集规模5423.18亿元,环比增长29.24%。其中,当月除证券市场新增规模出现小幅回落外,其余领域均实现增长,其中,工商企业领域新增规模增长最为显著,新增规模2,143.46亿元,环比增长61.70%。随着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信托业针对不同阶段企业金融诉求提供灵活的金融方案,为复工复产注入金融动力。
公益(慈善)信托将信托制度优势融入公益慈善管理,既是信托公司的本源业务,也是信托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载体。7月份,行业新增公益(慈善)信托规模1.09亿元,环比增长0.90亿元。从新增信托规模看,苏州信托、中诚信托位居前列,慈善目的涵盖助学、法律援助等方面。
积极布局绿色信托业务。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信托业紧跟国家绿色发展战略步伐,国家战略为绿色信托业务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7月份,多支绿色信托产品完成初始登记,涉及长安信托、昆仑信托、五矿信托等信托公司,主要通过股权投资、资产支持票据等方式为绿色低碳产业提供金融支持。
各分类指数表现
从各分类指数同比来看,除成立规模指数1及成立规模指数2大幅度攀升外,其他各类指数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从各分类指数环比来看,仅成立规模指数2大幅攀升,其他各类指数亦呈现不同幅度的降温,尤其是发行规模指数1,下滑程度显著。另外,从7月份社融数据来看,7月社融增速10.7%,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新增社会融资规模7561亿元,较上年同期少增3191亿元,创近六年新低。反映当前复苏基础不牢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足。从结构上看,表外融资和政府债融资对社融的支持力度减弱,信贷再次转为拖累。7月金融数据大幅低于预期,总量回落、结构不佳,一方面是前期冲量透支、基数等季节性因素影响,更重要的是反映当前信贷需求偏弱,经济复苏基础不牢固,需空中加油,防止二次探底。
本月发行规模指数较上月有所下滑,回落至42%,处于50%分界线之下。当前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M2增速维持高位主要在于央行通过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保持了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尽管信贷派生效应减弱,但随着财政支出稳增长力度加大,有助于市场流动性改善。对比发行规模的实际数字(编制2022年6月用益信托市场指数时数据,以下数据亦如此),2022年7月集合信托产品发行规模为1651.69亿元,2022年6月集合信托发行规模为1704.47亿元,环比下降3.1%。
本月成立规模指数大幅攀升,上升至54%,处于50%分界线之上,较去年同期相比亦大幅上升。从近期市场表现情况来看,基本面、资金面、政策面都在边际改善,资本市场有望迎来发展良机。预计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的落地以及经济修复加快,后续信托公司有望持续加大标品类信托业务布局力度。对比成立规模的实际数字,2022年7月集合信托成立规模为1325.48亿元,2022年6月集合信托成立规模为1157.20亿元,环比增长14.54%。
本月参与公司指数为70,表明本月信托市场存在70%的信托公司参与了集合信托产品的发行及成立,信托公司参与度环比有所降温,同比亦下降。总体而言,7月用益信托市场景气指数为50,信托市场景气度平稳回落。
信托的未来,取决于政策!
信托行业有没有未来,以及未来方向在哪里,这些都取决于政策。具体而言,影响和决定信托未来的是两个方面的政策。一个是直接与信托相关的政策,这类政策决定了信托行业能够做什么不能够做什么,甚至还能够决定金融属性的信托行业是否能够存在。还有一个是经济金融的政策,这些政策确定了经济体系是否能够让信托公司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获得发展空间。
信托做标品业务很难。信托公司在标品业务领域,难有较大作为。这类业务是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的基本盘和根据地,安身立命所在,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与积累,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形成了一定的比较优势。当前,证券行业的整体实力仍然强于信托行业。信托公司之前在政信、地产这两大非标领域取得了相对证券公司的优胜,实际上与信托公司采取了田忌赛马的策略有关,现在信托公司反过来想以已之短攻彼之长,在标品业务领域获得优胜,不符合正常的商业逻辑。
除非我们假定信托公司或者证券公司能够在标品投资领域形成其他机构无法比肩的能力,否则仅不同产品在募集端的不对称,就决定了未来标品资管领域,是公募基金和银行理财的天下。
“非标转标” 信托进退两难。可以说,如果没有“非标转标”的监管政策推动,信托公司基于自身在金融行业的比较优势,是根本不会大力开展标品业务的。很显然,政策推动非标转标,以及之前推出资管新规,其目的并不是为了信托行业的发展,而是为了整个金融的稳定与良性发展。所以我们看到,自从资管新规推出以来,监管部门对于信托等资管行业进行了治理整顿。信托公司之前赖以发展壮大的两大类业务融资类信托和通道类信托都受到限制。在政策影响之下,信托行业的整体发展受到了重大影响。
信托行业的未来只有非标业务。无论如何,金融行业不同子行业的的天然禀赋和比较优势决定了,信托行业的未来从资产管理的角度而言,只有非标业务。其他如家族信托、慈善信托、公益信托等业务,发展前景如何,难以预测。
从国外CDO的发展经验来看,CDO就是一种从事非标业务的特殊目的载体。利用信托计划这一特殊目的载体开展非标业务,有两种方式。一种取决于政策,信托计划需要能够实现标准化和交易流通,获得流动性;一种取决于信托公司自身,信托公司需要聚焦于商业银行想做但是能力不足的领域,即低信用的中小企业融资。
用益信托市场景气指数说明
从2002年至今,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一直专注于信托研究。长期收集统计信托产品数据,拥有最全面准确的信托行业数据。根据这些数据我们编制了用益信托指数。用益信托指数从2011年3月开始发布,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2016年2月我们将该指数调整为用益信托市场景气指数。
用益信托市场景气指数是一个综合加权指数,由3个细分指数加权计算而成,3个细分指数及权重是根据其对信托市场景气的影响程度而确定的。具体包括:发行规模指数,成立规模指数及参与信托公司指数。最终指数是经过回归法调整季节性因素影响而获得。
用益信托市场景气指数是一个行业指数,用来监测信托行业的景气程度。用益信托市场景气指数的计算方法参考并改进了采购经理指数(PMI)的算法。PMI是国际通用的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之一,PMI的有效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PMI的判断标准相同,用益信托市场景气指数以50%作为信托市场景气强弱的分界点,用益信托市场景气指数大于50%,反映信托市场景气;小于50%,则反映信托市场不景气。
往期回顾:
责任编辑:Instshu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