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信托市场景气度降温走低 景气指数43
本月信托市场景气水平降温走低
2023年4月,最新用益信托市场景气指数为44,较上月同期相比,本月信托市场景气指数未延续上月回升趋势,信托市场景气水平降温走低。较去年同期相比,景气指数持平。当前,信托公司已进入转型的攻坚阶段,叠加历史风险项目处置,信托公司将迎来更大的挑战。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非常重要。我们认为,还是那句话,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发展,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信托公司还是要聚焦发展,努力拓展业务,才能在未来的转型中赢得主动。
各分类指数表现
从本月各分类指数环比来看,除发行规模指数2有所上升外,其他各类指数呈现不同幅度回落,尤其是成立规模指数1,下降幅度显著;而从各分类指数同比来看,表现略好于环比情形,仅成立规模指数1及参与公司指数有所下滑,其他各类指数呈现小幅上升。另外,从4月份社融数据来看,本月社融规模增量为1.22万亿元,同比增加2729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7188亿元,同比多增649亿元;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同比多减5524亿元;M2同比增长12.4%,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今年4月,新增信贷规模同时受季节性因素和去年低基数效应影响,呈现出规模较上月显著回落,但保持同比多增的态势。伴随着二季度经济修复进程加快,居民消费支出有望进一步增加,银行理财市场也在逐步修复。短期内存款规模还将保持一定增速,但同比多增幅度有望逐步回落,存款余额同比增速将见顶回落。
本月发行规模指数较上月小幅下降,回落至48%,依然处于50%分界线之下。本月信托行业新规不断,4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中央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工作的通知》指出,2023年,各中央企业要将当年办结的一半以上核查项目形成管理提升建议书,同时高度关注房地产信托、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非主业投资等存在风险,针对性提出管理提升建议,更好发挥责任追究工作“防未病”作用。截至5月12日,对比发行规模的实际数字(编制2023年3月用益信托市场指数时数据,以下数据亦如此),2023年4月集合信托产品发行规模为841.07亿元,2023年3月集合信托发行规模为946.21亿元,环比下降11.11%。
本月成立规模指数环比下降显著,下滑至49%,处于50%分界线之下,较去年同期相比亦略有下滑。受不确定性外部环境及严监管政策的影响,传统非标类产品额度有限,叠加短期内投资者对标品类信托认可度不高,综合作用对信托产品募集形成一定的制约。
对比成立规模的实际数字,2023年4月集合信托成立规模501.31亿元,2023年3月集合信托成立规模为761.26亿元,环比下滑34.15%。
本月参与公司指数为63,表明本月信托市场存在63%的信托公司参与了集合信托产品的发行及成立,信托公司参与度环比同比均呈现一定幅度的下降。总体而言,4月用益信托市场景气指数为43,信托市场景气度有待调整。
2022年信托公司年报解读:载沉载浮,转型发展
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5月1日,共有60家信托公司发布了2022年年报。整体来看,行业信托资产规模延续企稳回升态势,信托公司经营业绩表现承压,营业收入与盈利水平整体下行,行业分化与结构调整明显,信托业务收入与固有业务收入变动较大,部分公司波动明显,行业资本实力持续提升,转型发展仍在路上。
业内主要观点
(1)信托资产规模企稳回升 头部信托公司排名稳定。2022年,行业信托资产规模延续了企稳回升的发展趋势,实现了信托资产规模平均数、中位数的双回升。60家信托公司2022年平均信托资产规模达到3383.15亿元,较2021年增长4.05%;信托资产规模中位为2076.31亿元,较2021年增长5.11%。2022年共有26家信托公司实现了信托资产规模的增长,34家信托公司信托资产规模出现了下降。从2022年各家公司的信托资产规模分布来看,5000亿元以上规模的信托公司有12家,且相较2021年,数量持平,且排名前十的公司没有发生变化,显示了头部信托公司信托资产规模的稳定。处于1000亿至3000亿元之间的信托公司相较2021年减少了5家,为20家;而1000亿元以下的信托公司相较2021年增了3家,达到17家。
(2)信托公司营收承压 行业分化局面持续。按照母公司口径,2022年60家信托公司营收平均数为13.52亿元,较2021年下降18.99%。60家信托公司营收中位数为9.76亿元,较2020年下降31.12%。对比营收平均数与中位数可以看到,中位数在大幅下滑的同时,也较大幅低于平均数,说明行业整体营收中枢在持续下降,行业分化在持续加剧。2022年,60家信托公司营业收入实现增长的仅有14家,占比为23.33%,营业收入下降的为46家,占比为76.67%。营业收入增速为-35%—-5%这一区间的信托公司数量最多,达25家。2022年实现25%以上高速增长的信托公司数量仅1家(超过20%的另有2家),但是营业收入下降幅度超过35%的信托公司多达17家,呈现明显的收缩态势和分化局面。
(3)信托收入是营收支撑 信托业务转型在路上。从60家信托公司的信托业务收入表现来看,尽管由于展业压力较大,行业平均水平出现同比下降,但信托业务收入仍是各家公司营业收入最重要的支撑。2022年60家信托公司信托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达到84.35%,较2021年提升了1.22个百分点。2022年60家信托公司平均实现信托业务收入11.40亿元,较2021年降幅为17.87%;信托业务收入中位数为8.15亿元,较2021年降幅为15.46%。从信托公司信托业务收入分布来看,10亿元以下的公司有37家,比2021年多了4家,占比为61.67;20亿元以上的公司有8家,行业分化的局面较为明显。
(4)固有业务收入整体下行 投资收益大幅下滑是主因。从60家信托公司的固有业务收入表现来看,受2022年资本市场震荡影响,投资收益大幅下滑,行业整体呈现下行态势。根据各家公司年报数据显示,2022年平均实现固有业务收入2.12亿元,较2021年下降48.79%;固有业务收入中位数为1.2亿元,较2021年下降60.13%。2022年仅10家信托公司实现了固有业务收入增长,共有50家信托公司固有业务收入同比下降,其中24家信托公司同比减少3亿元以上。
(5)信托公司净利润下滑 部分公司波动幅度较大。2022年,60家信托公司净利润按照母公司口径的平均数为5.67亿元,较2021年下降23.2%,下降幅度略高于营业收入;净利润中位数为5.38亿元,较2021年下降13.23%。2022年信托公司净利润平均数与中位数的差距有明显收敛。从各家信托公司具体情况来看,2022年净利润区间分布呈现“头部增加,尾部减少”局面。2022年,净利润分布于较高区间20亿元之上的增加了2家,净利润负增长的信托公司减少了3家,分布于中间区间10-20亿元的信托公司增加了4家。
(6)7家信托公司实现增资 行业净资产整体上行。2022年,60家信托公司中,共有7家信托公司实现了增资。近两年随着行业转型发展的推进,增资已成为信托公司提高资本实力、行业竞争力以及进一步推进创新业务转型和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2022年,60家信托公司净资产平均数为112.53亿元,较2021年增长3.49%;净资产中位数为84.63亿元,大幅低于平均数,中位数同比增速为-2.34%。
用益信托市场景气指数说明
从2002年至今,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一直专注于信托研究。长期收集统计信托产品数据,拥有最全面准确的信托行业数据。根据这些数据我们编制了用益信托指数。用益信托指数从2011年3月开始发布,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2016年2月我们将该指数调整为用益信托市场景气指数。
用益信托市场景气指数是一个综合加权指数,由3个细分指数加权计算而成,3个细分指数及权重是根据其对信托市场景气的影响程度而确定的。具体包括:发行规模指数,成立规模指数及参与信托公司指数。最终指数是经过回归法调整季节性因素影响而获得。
用益信托市场景气指数是一个行业指数,用来监测信托行业的景气程度。用益信托市场景气指数的计算方法参考并改进了采购经理指数(PMI)的算法。PMI是国际通用的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之一,PMI的有效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PMI的判断标准相同,用益信托市场景气指数以50%作为信托市场景气强弱的分界点,用益信托市场景气指数大于50%,反映信托市场景气;小于50%,则反映信托市场不景气。
往期回顾:
责任编辑:Instshu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