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钢:数字经济时代财富管理行业的三大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增长,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0.2万亿元,已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占GDP比重由2008年的15.2%提升至2022年的41.5%。当前,包括财富管理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运用数字技术带动行业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财富管理行业大规模数字化可以追溯到十年前的移动互联网发展,各类货币基金出现使得财富管理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普惠、便捷的理财产品和体验触手可及。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普及应用,以及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大幅增长,各类资管机构和财富管理机构积极拥抱数字化,“以客户为中心”逐步走出一些新业态、新模式。数字技术持续推动财富管理行业生态变化,并呈现出互联网化、智能化、开放化三大特征,持续优化投资者理财体验,助力财富管理行业高质量发展。
第一,互联网化。数字财富管理探索初期,行业机构主要是把专业产品转移到线上销售,不断丰富产品类型。随着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入,产品同质化问题需要服务差异化来弥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机构和平台,围绕产品投研、资产配置、持有陪伴等用户投资全生命周期,纷纷探索相应的服务模式。比如,理财直播、理财社区已经基本成为行业陪伴和投教的标配。从产品的互联网化转向服务的互联网化,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第二,智能化。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财富管理行业各个环节,支持投研、产品设计、用户运营、投资决策、服务陪伴等智能化持续升级。其中,随着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知识图谱、多轮对话等智能技术应用,智能理财助手和专业理财师相配合的“人机协同”模式,使用户分层服务更高效、精细化、专业化。“全委托”的智能投顾方兴未艾,特别是在“顾”的方面,智能化应用仍有很大空间和潜力。
第三,开放化。数字财富管理服务的探索,既得益于智能技术加速应用,也离不开行业“开放共建”的生态模式。基于线上技术优势和用户基础,互联网平台较早开始了探索,如从开放机构自营阵地,到体系化开放数字服务矩阵;从触达客户到理解客户、陪伴客户等。如今,开放式的财富管理平台也成为大型银行的“标配”,能够帮助资管机构低成本、高效率地开展数字化服务,也让财富管理平台汇聚不同机构的专业优势,丰富平台的服务厚度,为客户创造增量价值,提升服务体验。财富管理开放生态提升了整个行业的效率,促进了各方共赢。
新一代投资者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对财富管理服务的便捷性、专业性、智能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财富管理服务更有温度,需要以数字技术和开放生态作为支撑。各机构要建立数字化发展长期战略目标,加快数据中台建设,加快形成智能投研和服务体系,打造更强的行业竞争力。
责任编辑:liu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