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矿信托董事长刘国威:2024,谋定而动,积极探索信托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04/17 11:00:09用益信托网

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必须进一步发挥金融“血脉”作用,积极为实体经济造血、输血、活血,支撑产业、科技、绿色等领域的稳步发展。信托行业作为金融的重要一环,近年受监管政策变化、同业竞争加剧、资产质量下降、客户需求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业务结构、转换增长动能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然而正如硬币有正反两面一样,挑战背后同样蕴藏着机遇:在金融监管改革完成顶层设计、“三分类”出台等里程碑事件的推动下,信托行业正从“拥抱不确定性”步入“在确定性中寻求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遵循使命锚定战略方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023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目标,强调要“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这些战略部署强调了金融服务国家大局的担当和使命,要求金融服务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和为人民群众提供普惠性金融服务上。作为我国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托行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必须遵循使命导引构建战略方向,始终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


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信托机构应积极引导资金和金融资源向国家重点支持的关键领域配置。一方面,应围绕“9+6”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进行布局,针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成长性需求、提升产业链影响力和控制力的产业链需求、保障核心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供应链的安全性需求、助力企业降杠杆、降负债、盘活存量资产的降本需求、处置企业风险的风险化解需求等,充分发挥信托行业的制度优势,加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另一方面,应发挥自身独特的资源禀赋优势,发力细分领域。比如央企股东背景的信托公司可以明确服务股东并聚焦产业金融,形成多元化业务布局,致力于发展成具有主业特色的信托公司。


与此同时,信托行业应当积极匹配产业需求,持续践行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发展理念。当前,ESG已经成为衡量一个行业、企业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信托业应将ESG理念融入服务实体经济、强化自身管理能力建设中。一是运用ESG赋能战略转型,将ESG的相关要求融入发展战略和业务实际,抓住机遇并更好应对挑战和风险。二是根据ESG要求构建更为全面的业务评价体系,涵盖非财务信息、外部性问题、利益相关者等方面,关注长期的可持续收益。三是按照ESG理念升级经营管理方式,合理高效配置资源,提升合作方和社会各界对ESG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聚焦专业引领转型发展


金融是专业经营管理风险的行业, 自带风险基因,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永远在路上。2022年以来,信托行业匹配转型业务的风险管理体系仍在建设之中,全面强化风险管理能力既是信托机构守住底线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要在转型当中实现信托业的高质量发展,首先要严守合规底线,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各项监管要求,回归信托本源,创新服务实体经济新动能。其次要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用制度规范流程,增强主动管理风险能力,做到风险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早处置。再次要做好存量风险处置,坚持受托人定位,创新处置手段,市场化、法治化推进存量风险化解,维护受益人利益,做好舆情和声誉风险管控,在发展中解决问题。此外,要处理好风险管理和创新发展的关系,充分利用数字科技手段,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信托业发展与客户的财富管理需求变化密不可分,只有精细化客户分层管理,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实现精准服务,才能够实现信托行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受社会财富高速积累、老龄化进程加快等因素影响,我国信托客户需求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这就需要信托机构加快转型步伐、提升专业能力,通过客户分层的精细化管理推进深度探索,丰富客户画像,从而真正了解客户、服务客户并满足客户需求。值得强调的是,信托业要关注并适应财富管理市场的“两大变化”:一是财富管理主要需求的变化,具体体现在财富管理从过去以财富创造、个人财富增长需求为主,发展到现在以财富传承和保护、关注家族(家庭)财富永续需求为主。二是财富配置主要形态的变化,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居民金融素养的提升以及多元化资产配置意识的加强,财富配置呈现从实体到金融的扩张趋势。麦肯锡统计显示,过去10年我国个人财富资产配置中的非存款金融资产配置占比从2013年的37%快速提升至2022年的46%,为财富管理市场带来巨大的增量空间。


资产管理的核心是配置,信托业要在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强化资产配置能力,平滑人生消费曲线和投资收益曲线,必须从客户需求出发,设定明确的投资目标,并通过动态调整投资组合配置,在收益、风险、流动性三个方面形成平衡。从学术理论和实证研究看,无论是面对个人生命周期还是面对经济发展周期,都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资产配置来平滑人生消费曲线和投资收益曲线。以五矿信托为例,公司在前期资产配置和财富管理经验基础上,借鉴典型案例,总结发展规律,以打造具有五矿特色的“五矿5K资产配置体系”为转型发展抓手,涵盖洞察市场趋势(KYM)、资产精准分析(KYP)、深刻感知客户(KYC)、资产动态组合(KYA)、时间创造价值(KYT)五大方面,通过深入挖掘高净值客群和机构、渠道客户需求,强化专业能力和管理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各类底层资产及管理人储备,逐步丰富拓展资产配置产品线,加快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以资产配置业务的高质量发展提升客户认可度和市场影响力。


发挥特色做强优势业务


新资管时代,信托公司既要与其他资管机构同台竞技,也面临行业内部的激烈竞争,行业“马太效应”会持续加大。最新发布的监管评级管理办法,对信托公司业务范围、展业区域、检查强度做了不同区分,突出了分级分类、扶优限劣导向。在差异化监管导向和市场选择下,从长期看,鉴于经营区域、资本实力、资源整合能力、市场品牌影响力等因素,“大而全”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将成为少数头部信托公司的自然选择;基于资源禀赋、聚焦细分领域的“小而美”特色化发展模式,将成为行业大部分信托公司的发展模式;而其他无法适应转型和竞争的信托公司将会面临淘汰。


值得强调的是,行业进入转型深度调整期,规模和收入的“剪刀差”还会持续加大。随着行业“降融资、增投资”转型效果的显现,从2022年二季度之后,信托资产规模连续6个季度实现同比正增长,截至2023年9月回升至22.64万亿元,但行业营收利润仍处于下降通道。2023年前三季度,行业信托业务收入累计387.38亿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160.35亿元,同比下降29.28%。这个现象说明行业资产规模增量是以低费率的服务型标品业务为主,在资产配置等方面的主动管理能力建设依然任重道远。在亟待差异化转型并建立竞争优势的背景下,信托公司应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发挥风险隔离、跨市场资产配置和账户管理等特色制度优势,积极争取实现业务模式与经营业绩的同步高质量发展。


一是充分挖掘自身特色。信托公司的资源禀赋和经营策略与股东背景息息相关,股东背景的差异化也深刻影响信托公司的差异化战略路径选择,央企控股信托公司为典型案例。比如五矿信托依托中国五矿,在金属矿产等领域拥有众多可深度挖掘的业务机会,目前正围绕“产业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积极拓宽以融强产路径,并通过“链”金融、产业基金、保障型/功能增强型金融模式和投研输出的“三模式、一提升”举措,拓展信托服务覆盖至矿业产业生命周期各阶段,以实现对细分领域的精准服务。


二是持续探索信托本源业务。在三分类新规下,代表本源业务的财富管理必将是信托业最具制度优势、最具发展前景的转型方向。五矿信托在充分研究信托制度的基础上,加快从“资产驱动”的卖方模式向“资金驱动”的买方模式转变,持续提升本源业务能力。做强家族信托品牌,创新设立戴泽艺术品信托,提升主动管理能力,推动家族信托快速发展;扩大家庭信托市场份额,通过引导信托的服务丰富化、普惠化、生态化,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要。


三是大力拓展绿色信托业务。面对“双碳”战略和“美丽中国”建设目标,信托行业在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业务仍然不足。未来信托公司应持续拓展绿色信托产品,支持清洁能源和环保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为目标的达成提供更大更可持续的金融支持。五矿信托绿色信托业务投向的绿色行业分布广泛,重点涵盖了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农业、生态修复、城乡公共交通、新能源与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等多个方面,2023年新增了废水处理、清洁能源设施建设和运营等投向,支持的绿色产业范围得到了进一步丰富。


四是在强化合作中提升标品主动管理能力。信托公司与券商资管、基金等在标品领域还有一定差距,需要基于信托本身的优势及资源禀赋,差异化发展标品业务,提高投顾甄选能力,依靠投顾力量,开拓一级半、阳光私募、FOF(基金的基金)、权益市场等标品业务机会。一方面加强与市场上优秀基金管理人、资管机构的合作,在投资研究、策略研究、资产配置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度交流与业务合作;另一方面,持续做强自身专业能力,构建标品投研团队,快速做强自身的市场研判和主动管理能力。


五是践行社会责任,促进公益慈善信托发展。公益慈善信托具有目的广泛、财产管理专业、运作透明、多方监管、汇集资金渠道多元等特点,信托公司可根据委托人需求,创新设计公益慈善信托模式,针对教育助学、卫生健康、乡村振兴、灾害救助、助老助残、社区发展、环境保护等领域的薄弱环节给予精准支持服务。从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颁行至2024年3月,我国慈善信托累计备案数量达到1723单,累计备案规模达69.13亿元。在促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五矿信托为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服务的持续探索赋能,链接多方资源,提高“三次分配”效率,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截至目前,五矿信托的“三江源”系列慈善信托目前已覆盖扶贫济困、环保、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累计成立规模达1.6亿元,位居行业前列。2023年,五矿信托通过慈善信托开展对外捐赠8945.29万元,其中投向乡村振兴领域超过5000万元,通过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教育振兴等多种形式有力地支持了云南省、贵州省、湖南省等地乡村振兴事业发展。


结语


当前,信托业正谋求深刻转型,信托公司将积极顺应实体经济多样化金融需求,将其业务发展与国家重大战略深度融合,持续优化信托资源配置,更好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为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在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信托行业更优质发展。  


(作者为五矿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作者:刘 国 威
来源:当 代 金 融 家

责任编辑:liuyj

研究频道子页-第一短幅
新书推荐更多
研究频道子页-第二短幅
会议培训更多
研究频道子页-会议培训下方左研究频道子页-会议培训下方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