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差收窄,金融往哪转型?
01 利率的下降,利差收窄
这两年金融的趋势就是利率的下降 以及信贷业务的利差收窄。在2021年底,美国刚启动加息的时候,很多人还在关心中美利差倒挂的事情,那个时候隐含的常识认知,是中国的利率应该高于美国。
到现在,大家都已经接受中国利率低于美国的现实了。而且当前的共识是认为中国利率将有可能一直处于低位。十年期国债利率低于2.5%,还一再下探,反应了市场的预期。
利率下降,息差收窄,摧毁了很多金融业务。最近半年时间里,原来很多专门投资高收益的债券私募基金,都在忙着转型。保险资金,一直以来过多投资在固定收益产品领域,加上过于追求高安全性,现在面临着资产配置的巨大压力,资产端的收益与资金端的成本,出现倒挂。
银行的情况类似,尤其资金成本较高的中小银行,从原来的抢夺存款,变成了主动拒绝高成本的存款,有的现在开始收缩规模了,出现了去杠杆的现像。
利率下降,息差收窄,使得开展固定收益业务的金融机构,面临现实的压力,需要进行业务转型。从逻辑上来讲,未来转型的方向,是权益领域的投资。
然而,当前中国的现实是,利率下降还不够快,利率还不够低。利率的走势一直给人一种被动跟随经济金融形势变化,而没有主动引导金融经济形势的感觉。这种胶着的状态,让当前的金融人士非常苦恼。
在中国经济当前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当中,资金充裕但是缺乏好的投资机会。在整个经济体系的资产回报率处于较低水平的情况下,从存量博弈的角度来讲,权益资本与债权资本,在瓜分实体经济提供的利润。债权资本分得多了,权益资本自然就分得少了。
权益资本进行创新领域的投资时,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因此,通过什么方式为权益资本提供足够高的回报,吸引资本进行投资,是关系着经济升级转型的重要命题。这个也关系着金融机构的从债权领域向股权领域的业务转型,是否可行和有利。
02 利率下行的解读
存量分配的逻辑下,权益资本的高回报,更多的在于债权资本的让利,利率下行就是。因此,对于利率下行,我们可以有两个解读。
一种是利率下行是政策根据经济形势低迷,所进行的调整。一种是政策刻意维持低利率,以诱导权益资本来提振经济的举动。
利率政策的底层意图,事关未来股票市场的走势,这两个不同的解读,到底哪个才是正确的,甚至可以说是未来进行大类资产配置,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
前面几年股市在当前价位反复拉剧的事实已经证明,可能第一种解读更符合事实。这也导致了之前很多金融机构从债权领域转向权益领域,但是未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原因。
当权益资本一再受挫,金融机构转型一直遭遇宏观大势的非配合。这个时候,权益资本的风险偏好进一步降低,对于未来回报的预期也越来越从乐观转向悲观。
这种情况下,就更需要货币政策以一种打破预期的方式,快速而猛烈的下调利率,才能既改变预期,也为权益资本提供更多的回报。
如果我们采取权端一点的假设,当前的社会的资金充裕,已经到了资产的总回报非常低,甚至是零的水平。这种情况下,要想为权益资本提供可观的回报,甚至只有实际负利率才能,这意味着,固定收益投资者拿自己的利益贴补权益投资者。
由于名义利率存在着0的下限,实际负利率,实际上就是通胀。通胀是当前股票市场上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可以引起上涨的因素了。
03 流动性陷阱
然而,当前即使央行将利率快速下降到0,也未必能够引起通胀。这个正是很多人所提到的流动性陷阱。
今年,政府的将工作目标是将物价上涨率控制在3%以内。而当前的统计数据出来,这个可能是一种奢望,当前除了输入性通胀的因素,似乎国内没有任何事物能够形成物价上涨的力量。
中央财政可以说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前段时间,国债财政一词突然被广泛热议,反映了市场的这种期待与呼声。然而,财政似乎在保持定力,仍然沿续几年以来的强化财政纪律的基调。
今年的两会出来,还是去年的3%的赤字率和1万亿的特别国债。我当时一篇文章,基于这一点,对于今年股票走势表达了较为负面的观点。
地方政府前面依托土地财政,现在土地出让收入下降。同时地方融资平台之前举债投资基础设施拉动经济,形成了巨额的负债,这是中国特色的积极财政。
现在,中央希望地方政府自己化债,但是地方政府却没有印钞权,对于利率等货币政策也没有决策权。现在地方财政尽力在开源节流,平衡财政,实施的是顺周期的财政政策。这让本已低迷的地方经济雪上加霜。
综合货币与财政因素,很难给股市找到乐观的理由。现在还有一个可以期待的就是中国的出口,能否力挽狂澜。毕竟中国在通缩的时候,全球都在通胀,两者正好形成互补。
然而,当前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为了防范供应风险,在重构供应链,忍着通胀也要搞起贸易保护。发达国家的通胀有部分的原因也是因为供应链重构而引起的。一旦通胀压力减轻,供应链重构完成,未来出口带给我们的,可能更多的是负面的消息。
因此,当前金融行业的转型极其艰难,现在正是青黄不接,两头不靠的时节。不转型,等死,转型,找死。这句话,我原来在2018年资管新规推出来的时候,写过一篇文章提起过。现在老话重提。
当时我写的文章是《除了地产与平台,金融能够做什么,除了金融,我们又能做什么》,针对当时很多资管机构转型股权业务的时候,指出股权业务并没有形成可以让金融机构有发展空间的大势,而地产与平台,还能够有几年的业务光景。这次形势又重现了,只不过地产与平台,换成了债券。
形势如此,只能比拼定力与耐力,或者忍受力吧。
责任编辑:liu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