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信托总经理陈兵:构建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循环驱动的发展模式需做出四方面转变

时间:2024/11/15 15:13:18用益信托网

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4上海苏河湾大会近日在上海成功举办。上海信托总经理陈兵在主题论坛上发言。


陈兵表示,全球经济进入低增速、高波动时期,资产回报下行、价格波动上升成为行业新常态,金融科技技术发展迅猛并在资管领域广泛因公,这给资管行业带来挑战与机遇。同时,客户投资意愿、投资计划与投资要求等发生深刻变化,资管机构需洞察并顺应,及时构筑出新的服务模式。面对变化,资管机构需进行自我迭代,加快资产管理服务供给创新,从产品模式向服务模式、盈利导向向价值导向、竞争思维向合作思维、人力驱动向数智驱动转变,以构建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循环驱动的发展模式。

过去二十多年,大家已经习惯了经济高速稳定增长,习惯资管行业快速发展。然而,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迎来了世界新的变化。需要我们及时洞察,通过改革创新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下面,我来谈谈我们的观察和思考。


一、全球经济进入低增速、高波动时期,资产回报下行、价格波动上升成为新常态。金融科技技术发展迅猛并在资管领域广泛应用,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当前资管业的“危”与“机”。


一是低增速下投资回报降低是必须要面对的现实。根据IMF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会在3.2%左右,并有可能在未来几年持续下降。全球化进程放缓、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以及地缘政治紧张,使得国际贸易和跨境投资放缓,削弱了经济增长动力,经济低增速代表了资产收益均衡水平下降,投资回报面临挑战,给资管行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最直接的外部环境挑战。

二是交织复杂的经济、政治、社会环境带来了不确定性,各类资产价格波动显著加大,投资风险管理难度大大增加。除了地缘政治的影响外,全球经济周期所处的极端位置也使得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中国正处于经济缓慢复苏的阶段,经济的内生修复速度和政策节奏相互影响;美国和欧洲正在努力应对通胀和经济衰退的风险,债务杠杆持续上升,货币政策的不断调整,让资本市场对利率的变化非常敏感,金融市场脆弱性大大增加。在可预见的未来,这样高波动的市场将会成为资管机构需要适应的新常态。

三是金融科技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迅速深入,成为增强客户参与感,提升客户体验的重要工具。从利用大数据进行客户画像到构建高效的资产管理系统,再到通过自动化技术和智能投顾,更高效地完成资产配置并为提供投资建议,金融科技能够从各个维度增强客户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同时提高服务效率和普惠性,增强客户粘性。


二、在新的环境下,客户的投资意愿、投资计划与投资要求也正悄然发生深刻变化,资管机构需要保持敏感性,洞察和顺应客户需求的变化,与时俱进,及时构筑出新的服务模式。


第一,客户越来越倾向于先做财富规划,再做投资决策。现在的客户不像以前只单纯追求增值,而是越来越兼顾安全。从上海信托近几年的客户服务经验来看,更多客户在投资前会仔细想清楚,做好全面的财富规划,把财产进行风险隔离后再做投资决策。规划往往从个人和家庭资产负债表的角度出发,由此带来的财富管理需求和目标也呈现出三个方面趋势:一是委托资产多样化。除现金外,客户会把房产、股权、保单、金融资产、实物资产等,将纳入财富管理的范畴;二是财富管理目标多样化。客户会从全生命周期出发,考虑子女教育、养老安排、风险隔离、财富传承等诉求;三是资产投向多元化。单一资产类别已无法满足投资者要求,也催生了大类资产配置的需求,使得资产投向越发多样化。

第二,对资管机构的类型和专业化能力都要求更高,管“房”、管“物”、管“产权”的机构会越来越多。客户需要资管机构在不确定性加大的市场降低投资组合波动性,获取稳健收益。此外,除了银行、信托、券商和基金这些传统的资管机构外,围绕不动产投资管理、股权管理、投资顾问、保险规划与经纪等其他资管机构一定会持续涌现。据我们的问卷调研,客户普遍希望资管机构提供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涵盖金融服务和非金融服务,这就需要资管机构必须学会与外部机构协同联合,优势互补,共同为客户提供服务。

第三,对收益风险平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过去几年的投资观察,客户风险偏好下降,转而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和长期稳健性。资管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成为能否带领客户穿越经济周期变化和潜在的市场波动的关键。此外,投资者希望通过多元化资产配置来降低单一市场或资产类别的波动风险。资管机构需要为客户构建更广泛的投资组合,将权益、债券、不动产、私募股权等另类投资有机结合,为客户提供风险收益平衡的解决方案。

第四,对投资过程的参与和体验的需求大大增加,对金融科技与数智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在不停迭代,更加注重对投资过程的掌控、参与、体验。体现在:一是投资者需要具象和可视化的信息。这就需要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让客户能够便利地实现资产配置可视化、组合表现可视化、现金流预测分析,更好的把控自己的投资目标;二是需要长期、便捷的客户陪伴与互动。需要根据投资者画像推送相关投顾内容,根据客户持仓情况进行投资建议的推送,必须要有强大的数智化支撑;三是需要更高效的运营管理系统匹配客户多样化需求。其中子女教育、养老安排、财富传承等需求,对于现金流的设计、分配的方式和时间要求各不相同,可以说是“千人千面” ,使用传统的手工管理的方式将会给运营管理带来巨大的负担,需要建设高效运营管理系统。


三、面对变化,资产管理机构必须进行自我迭代,加快资产管理服务供给创新,构建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循环驱动的发展模式,要及时做出四方面的转变。


第一,要由产品模式向服务模式转变。以“产品销售”为核心的展业模式已不符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大趋势。未来,帮助客户做好财富规划和投资决策,打造满足客户目标、资产、投向多样化需求的服务能力将成为资管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我们上海信托的解决方案是积极打造“财富管理信托账户”矩阵。财富管理信托是信托公司的特色业务,具有风险隔离、资产管理、财富传承等功能属性,能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综合服务。客户通过设立财富管理信托,一方面可以充分了解客户的财富管理需求,为其量身定制财富规划以及代际传承、分配、管理等专业服务,达到财富规划的目的;另一面,财富管理信托可能直接为委托人进行资产管理,以资产配置理念将资金分散投资、组合投资、对冲投资,分散配置资金,达到回撤可控、稳健收益的目的。在这一理念的驱动下,上海信托通过创设“信睿”家族信托、“睿赢”家庭服务信托、“睿思”个人财富管理信托,构建了“1000万-600万-100万”有序衔接、分类分层的财富管理信托账户体系,相关规模从3年前的90亿元爆发式增长到目前的700亿元,服务客户数超过2.2万人。

为了支撑业务的高速发展,公司成立了公司层面“资产配置中心” ,支持财富管理信托账户的大类资产配置,在市场已经取得良好的口碑和声誉。同时,在受托资产多元化方面,公司不断探索 “以房养老”信托方案获得上海市政府的高度认可和监管部门大力支持,将成为利用信托制度盘活居民存量资产、解决老龄社会急难愁盼问题的有效工具。

第二,要由盈利导向向价值导向转变。价值导向就是要牢牢坚持客户利益优先的理念,这是资管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在当前资产收益荒、不确定性加大的投资环境下,我们践行价值导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顺应新质生产力方向培育孵化优质拟上市标的,利用信托投向灵活优势,搭建股权投资平台,支持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资金需求。在这方面,上海信托通过积极参与上海科创母基金、浦东新区引领区产业发展基金、行业并购基金等重大基金项目,以固有资金支持“耐心资本”壮大,已累计投资30亿元,并围绕高端制造、生物健康、金融科技和信息技术等领域设立了规模超过50亿元的自主管理股权投资基金。

另一方面,利用自身在另类资产管理领域有客户资源、专业能力、管理经验的积累,围绕科技资产、绿色资产、物流资产、产业地增等领域挖掘有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对项目和资产进行培育和管理提升,通过资产转让和公募 REITs 等方式进行退出,来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优质资产。上海信托已累计投资约 120 亿元,并打通了从资产挖掘、产品设计到资产退出的业务闭环。

三是要由竞争思维向合作思维转变。新常态下,金融机构的合作非常重要。机构之间要立足自身的资源禀赋,发挥各自差异化竞争优势,在客户端,银行渠道网络完善,客户基础庞大,服务客户能力和经验丰富;在产品端,信托公司有着信托制度的他益分配、财产隔离、资产配置的优势,以及信托账户的定向支付功能和架构优势,还有产品创设灵活的优势。在资产端,各类机构百花齐放,各有特色。各类机构通过整合资源,共同协作提供综合化服务,我认为这才是未来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的发展方向。

我们上海信托也主要是做好资产和财富管理账户基础设施的定位,在家族信托、家庭服务信托、证券服务信托等方面与数十家主流金融机构建立渠道合作和业务对接,让各类金融产品在财富管理信托账户的平台上“百花齐放” ,共同打造资管“生态圈”。

四是要由人力驱动向数智驱动转变。传统的资管业务模式有着“重人力”的特点,管理半径和深度对人员数量的依赖性很大。

在金融科技和人工智能大发展的背景下,资管机构需要加速从人力驱动向数智驱动的转型,能从客户画像、需求分析、账户创设、运营管理、资产配置各个环节显著提升效率,大大提升客户的参与感。

上海信托通过持续的科技投入,不断开发迭代“信睿”“睿赢”“智管家”三大移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业务平台,已经能够实现财富管理账户一天开立、资产配置全流程线上化,做到投资、交易、估值清算,客户管理等全流程管理的系统支撑功能,大大提升了客户的投资幸福感和个性化需求。

最后,上海信托希望与社会各界人士一起,积极拥抱新趋势,服务人民美好生活新追求,携手走进资管行业新的篇章!


作者:陈 兵
来源:全 球 财 富 管 理 论 坛

责任编辑:liuyj

研究频道子页-第一短幅
新书推荐更多
研究频道子页-第二短幅
会议培训更多
研究频道子页-会议培训下方左研究频道子页-会议培训下方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