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与时代要求相匹配的服务信托
信托业回归本源之路正越走越稳。其中,以服务为核心要素的资产服务信托发展迅速,仅仅一年时间,全行业资产服务信托规模接近11万亿元,占比达40%。
根据去年发布实施的《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以下简称“三分类”),资产服务信托是为委托人量身定制的受托服务,不涉及向投资者募集资金的行为,不适用规范资产管理业务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从资产服务信托的五大类别看,包括财富管理服务信托、行政管理服务信托、资产证券化服务信托、风险处置服务信托和新型资产服务信托,按照服务内容和特点共有19个业务品种。经过近一年的实践,信托服务领域不断拓展,除传统的家族信托、资产证券化服务信托以外,家庭服务信托、风险处置服务信托、资管产品服务信托等都有积极进展。
资产服务信托能够提供什么服务?举个预付类资金服务信托的例子,在信托架构下,信托以清晰的法律关系确定了资金权属,首先确保了“预付资金”的独立性,不会因任何风险而被查封、冻结可执行。此外,在商户发生风险时,能够充分保障消费者预付资金的安全。
可以看出,托管服务是资产服务信托的本质,也就是说,基于信义关系,作为受托人的信托公司应成为独立的看管人、忠实的执行者。这是信托公司转型发展必须坚守的本源业务,也是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重要抓手。
信托行业发展,首先要解决为谁服务的根本问题。总体来看,信托业须坚持“国之大者”,坚定服务实体经济,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满意度。
做好资产服务信托,首先要发挥信托的特色功能服务好大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做好金融服务,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信托公司须进一步厘清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拓展多样性、专业性的金融服务。进一步强化服务大局意识,围绕国家战略、重点领域以及薄弱环节等实体经济需要,充分发挥信托制度和工具价值,加快推进生产方式转变,不断探索和发展差异化的服务模式,丰富金融服务供给,与其他金融机构实现有效的协同和补充。
其次要把握不断发展的市场需求,服务好客户。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多年实践证明,始终坚持人民性,是信托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信托业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也只有不断开发符合人民群众意愿和实际需求的信托产品和服务,才能获得前进的不竭动力。信托公司如何突出问题导向,在新的起点上推进信托服务不断创新?笔者认为,应持续推动从“产品销售导向”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具体领域来看,在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同时,探索更加可持续的具有信托特色的养老服务方案,或者探索更为广泛的资产服务概念,以资产托管为核心,为财产所有人、委托人提供更多“中后台”支持等。
最后要立足时代性,服务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信托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围绕高质量发展,信托业也面临着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建设的日益完善,信托作为市场化制度的安排,在服务实体经济以及助力社会治理能力提升方面都能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要实现上述目标,信托公司须着力强化能力建设,夯实转型发展的基础。
一方面,提升专业能力。以财富管理服务信托为例,在新的形势下,委托人需求可能不仅限于保值增值,还可能延伸至财富传承、风险隔离、养老等领域,信托公司需要从委托人的实际需求出发,综合考量委托人的风险偏好,为其构建个性化、定制化的受托服务。
另一方面,适应变化能力。信托行业的发展模式正经历显著的转变,但对于有些信托公司来说,摆脱传统展业路径依赖仍有一定难度。三分类中提出的诸多业务品种,尽管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已有所实践,但对多数信托公司来说尚属新鲜事物,仍需不断探索。信托公司应当重视转型以及市场机会,自觉将创新与守正相结合,发展符合时代要求且适合信托定位的服务信托功能。
责任编辑:liu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