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号文!推动非标债务置换进程

时间:2025/01/10 11:19:19用益信托网

本文聚焦226号文。


image.png


一、226号文要点:严肃化债纪律+加快推动非标债务置换进程


2024年12月11日,人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严肃化债纪律做好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的通知 》(银发(2024)226号,简称226号文)。


(一)据悉,226号文提出严肃化债纪律的背景是山东省在化债方面出现了维稳问题,即其要求公职人员通过个人贷款购买非标产品以借钱给财政化债,随后由于非标产品违约导致相关人员进京举报。为此,226号文提出化债资金要合法合规。


(二)同时,226号文明确置换的非标债务对象扩展至2027年6月底(不再像以一样要求的2024-2025年到期)前到期的“双非债务”(与134号文、150号文的要求一致)和非标债务的本金。这里的“双非债务”是指由非持牌机构发行的融资平台非标债务。


总体来看,为什么会有226号文及之前一系列补丁文件?笔者理解,其中的原因应该是地方化债出现了一些始料未及的情形,如35号文可能低估了地方财政的困难程度,同时还高估了金融支持平台债务化解的积极性。也就是说,地方债务的问题与风险其实很大。


二、推动平台债务化解的“一揽子政策”(35号文及5个补丁文件)


(一)目前推动或支持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化解的五份文件分别为35号文、47号文、14号文、134号文、150号文和226号文。其中,35号文是基础化债文件,其余四份文件均建立在35号文的基础上,47号文致力于控投资冲动、14号文推动化债区域扩容、134号文将化债期限延长并放松一些化债政策限制、150号文则明确退平台时间和条件、226号文严肃化债纪律及推动加快非标债务置换进程。


(二)当然,如果从化债的阶段性特征来看,大致可以进行如下划分:


1、2023年7月政治局会议至2023年9月35号文发布:这一时期的任务主要是摸清政府债务底数,并推出一揽子化债举措。


2、2023年9月至2024年2月:这一时期的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35号文,并通过47号文加强对重点省份的投资约束,最终在国常会的定调下完成第一阶段化债任务。


3、2024年2月至7月期间:通过14号文将重点省份的化债方案拓宽至非重点省份的部分地区,即允许剩余19个省份的部分地区参照适用35号文化债。


4、2024年7月至8月:通过134号文化债期限进一步延长三年至2027年6月,同时允许借新还旧、设置一年过渡期等;通过150号文明确退平台时限和条件。


(三)显然,目前融资平台债务的化解已经进入了新阶段,在稳住底线的情况建立监测监管体系和长效机制、推动融资平台改革转型则是未来一段时期的任务。同时,目前35号文的化债期限不仅被延长至2027年6月底,同时退平台时限也被提前至2027年6月,且其适用范围亦被拓宽至非重点省份,且其对借新还旧的政策约束也在一定程度上被突破了。


(四)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金融支持平台债务风险化解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这里面涉及的问题有很多,有些可能还会超过决策层的预期,如前面提及的地方债务压力可能超乎想象、金融机构的意愿可能并不高等等。这其中的根本在于,融资平台债务实际上是地方过去很长一段时期较为重要的财力来源,如果决策层从债务而非财力的角度来看待平台债务,那基本就是一个死结,会极大地挫伤地方与金融机构的积极性。


三、结语


(一)在35号文、47号文、14号文、134号文、150号文和226号文的加持之下,后续几年将继续是地方融资平台的化债之年,且是全国范围内化解。


这个过程中,中央在政府债券方面的政策倾斜以及要求金融化债的让利支持大概率会持续,融资平台的数量亦会持续被压降,融资平台之间的整合过程也将会持续,而那些可以拿到低成本资金以及仍具有再融资能力的融资平台将有可能会获得地方政府的全力保护,并成为辖区内产业发展、整合地方债务的主力。


(二)当然,无论是35号文,还是47号文,抑或是14号文、134号文或150号文,中央给予地方支持以及金融让利化债均存在前提条件,即地方的自主权被削弱,融资平台新增债务的权限进一步上收、层级会不断被提高。


(三)大的方向看,严控新增隐性债务的政策导向下,融资平台能够供给的资产体量会明显下降,那些仍能通过发债进行融资以及主要金融机构给予支持的平台建议给予关注,低资质平台的存量公开亦有可能通过“统借统还”的方式被其它更优质平台替换掉。


作者:任 庄 主
来源:梧 桐 樹 智 庫

责任编辑:liuyj

研究频道子页-第一短幅
新书推荐更多
研究频道子页-第二短幅
会议培训更多
研究频道子页-会议培训下方左研究频道子页-会议培训下方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