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府工作报告政策导向看信托公司经营环境变化

时间:2025/03/10 11:42:37用益信托网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5%左右的增长目标与2024年目标持平,突出了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的鲜明导向。在此背景下,信托公司外部经营环境持续改善,部分公司风险化解压力也有望缓解。信托公司应继续以落实信托新三分类为抓手,牢记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大局,走信托业高质量发展新路。


总量政策奋发有为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整体延续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基调,在综合考虑国内外形势和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设定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包括扩大内需、产业升级、防范风险、深化改革、保障民生等几大核心任务。5%左右的增长目标与2024年目标持平,既体现短期稳就业、防风险的底线要求,也与“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经济总量翻番的中长期目标相衔接。不过,从绝对数值来看,2023年、2024年中国实际GDP总量为122.15万亿元和128.23万亿元,2025年目标则接近135万亿元,环比增长规模进一步扩大。“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这一增长目标突出了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的鲜明导向。


image.png


总体来看,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虽然外部环境的挑战继续加大,但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能够在企稳向好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在此背景下,信托公司外部经营环境持续改善,部分公司风险化解压力也有望缓解。随着行业转型不断深化,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加快转型创新,加大重点业务布局是当前信托公司的重点任务。


财政政策更加积极


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组合,释放逆周期调节信号。财政赤字率提升至4%,为历史新高,对应赤字规模5.66万亿元;广义财政赤字率(含专项债、特别国债)达8.4%,显著高于疫情时期水平。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等。2025年合计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11.8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9万亿元,财政支出强度明显加大。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支持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加强消费激励,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image.png


在此背景下,信托公司继续以落实信托新三分类为抓手,牢记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大局,走信托业高质量发展新路。一方面,立足于受托人定位,以普惠、养老、公益慈善等方式服务民生;另一方面,聚焦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服务实体经济,参与支持新基建、城市更新等。


货币政策由稳健到适度宽松


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货币政策的基调从过去14年一直使用的“稳健”改为“适度宽松”。这一变化意味着政府将采取更为积极的货币政策来支持经济增长。在具体措施方面,报告提出将根据经济形势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确保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与经济增长和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优化和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提振消费以及民营、小微企业等的支持,并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完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等。在时效方面,在考虑财政政策的发力节奏、汇率等影响因素背景下,政策实施要能早则早、宁早勿晚,与各种不确定性抢时间,看准了就一次性给足,提高政策实效。


虽然货币政策导向为适度宽松,但此前债市“抢跑”和汇率压力是信托公司标品业务短期面临的风险点,且政府债的发行节奏也将对市场资金面产生扰动。根据市场机构的测算,2025年政府债供给合计约13.86万亿元,整体比2024年多增约2.9万亿元。参考2021-2024年的供给节奏,2025年政府债的供给压力整体增大,5-6月和8-12月可能是供给规模较大的月份。长期来看,加快投研一体化建设,健全主动管理产品体系是信托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的重点任务。


稳增长和产业政策更加突出


在稳增长方面,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置于首位,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包括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更大力度支持“两重”建设等多项政策措施。在产业政策方面,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居于第二位,仍然是2025年重要工作目标。具体包括:一是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二是推动传统产业改造;三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等。


信托公司可聚焦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稳步开展小微金融、供应链票据融资、消费金融业务,不断加快数字化转型和金融科技能力建设,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和个人消费升级需求;此外,信托公司可通过产业基金、政府引导基金、股权投资等方式,持续加大与大型公路集团、大型水利建设公司、大型物流公司、大型民营科技公司等机构深入合作,持续为区域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新动能。


风险化解稳步推进


报告提出,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在发展中逐步化解风险,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在地产方面,报告延续 2024年1月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强调稳住楼市股市、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部署增加 5000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重点用于投资建设、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提供资金支持;在化债方面,2025年有8000亿元可用于置换隐性债务,实现隐性债务显性化,进一步降低地方债务风险,并明确专项债资金可用于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增加企业现金流和抗风险能力;在金融领域,一体推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和转型发展,“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既有利于降低商业银行风险,又提高了商业银行落实降准降息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此外,报告提出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这有助于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信托公司要把握“政策+市场”双重“窗口期”,利用多重政策支持手段推进风险处置工作、盘活存量资产;同时,关注“三大工程”,探索股权、代建、供应链等新业务模式,提供融资需求;此外,以风险处置服务信托参与企业破产重整和市场化重组,拓展以不动产为底层资产的担保品服务信托和特殊需要服务信托等。


作者:杨 晓 东
来源:中 诚 信 托

责任编辑:liuyj

研究频道子页-第一短幅
新书推荐更多
研究频道子页-第二短幅
会议培训更多
研究频道子页-会议培训下方左研究频道子页-会议培训下方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