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指引下的信托业发展机遇

时间:2025/03/17 16:02:29用益信托网

在 “十四五” 规划收官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的关键历史节点,2025 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意义深远。


本次政府工作报告贯穿 “稳中求进、质效并重” 的主线,在金融领域作出重大战略部署,首次将金融定位提升至国家核心竞争力层面。报告中多达22次聚焦金融领域,明确要求通过总量与结构性工具协同发力,全力为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民营小微、消费提振等关乎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领域提供重点支持。这一精准且有力的指引,为金融行业尤其是信托业照亮了服务实体经济、深度融入国家战略的实践道路,使之清晰地认识到自身肩负的重大使命与责任。


一、2025 年经济工作的战略逻辑


会议明确指出,2025年经济工作需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同时要精心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这两大关键任务。


“稳” 的内涵深化。一方面,将赤字率设定为4%,并发行1.3万亿元特别国债,以此置换地方高成本债务,有效减轻地方债务压力,优化债务结构。另一方面,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巧妙调节货币市场的流动性,维持其合理充裕状态,为经济平稳运行营造良好的货币环境,全力确保经济增速保持在5%左右、CPI 稳稳控制在2%以内、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200万人的年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进” 的方向明确,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成为核心任务。一是人工智能、量子计算、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广阔前景,成为重点发展对象。二是通过积极实施 “人工智能 +” 行动,为传统产业注入强大的科技驱动力,助力其转型升级,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三是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与独角兽企业,这些创新型企业犹如经济发展的 “新引擎”,将为经济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推动我国经济在创新驱动的轨道上加速前行。


安全和发展并重,会议将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纳入宏观调控框架。通过深入开展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全面增强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其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与活力。同时,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促进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深度融合与高效利用。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体现了底线思维,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更为金融行业参与风险处置、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为金融行业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稳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十大重点任务中的信托发展机遇


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十大重点任务,为金融行业尤其是信托业带来了众多独特机遇。


1.扩大内需战略


为有效扩大内需,国家推出3000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专项计划,旨在刺激居民消费,推动消费市场的繁荣与升级。同时,安排4.4万亿元地方专项债用于支持基建项目,大规模的基建投资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众多企业的发展。


信托公司可尝试探索:


设立乡村振兴信托计划,持续探索土地流转信托等业务模式,将金融资源精准投向现代农业、文旅融合等县域经济发展项目。土地流转信托能够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助力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经营。


2.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方面,国家设立100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并启动 “芯火” 计划等一系列科技创新项目。


信托公司可尝试探索:


知识产权证券化模式,将企业的知识产权转化为可交易的金融资产,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企业可以将其拥有的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打包成证券化产品,向投资者出售,从而获得资金支持。这不仅有助于企业盘活无形资产,还能为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选择。


设立科创专项信托等产品,采用 “股权 + 债权” 组合投资方式,为 “卡脖子” 技术攻关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助力我国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这种组合投资方式能够充分发挥股权和债权的优势,既可以通过股权投资分享企业成长的红利,又可以通过债权投资获得稳定的收益,降低投资风险。


积极参与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充分挖掘数据要素的经济价值,为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贡献金融力量。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据已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信托公司可以通过开展数据信托等业务,帮助企业管理和运营数据资产,实现数据的价值最大化。


3.绿色低碳转型


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度日益提升,我国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的步伐不断加快。新增风光发电装机1.2亿千瓦、推进碳捕集技术产业化等目标的设定,为绿色金融开辟了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信托公司可尝试开发:


碳资产信托产品,创新性地将碳排放权、林业碳汇等纳入资产池,实现碳资产的金融化运作,为企业的碳减排活动提供资金支持与激励机制。通过碳资产信托产品,企业可以将其拥有的碳资产委托给信托公司进行管理和运营,信托公司可以通过出售碳资产或参与碳市场交易等方式为企业获取资金,同时也可以激励企业积极开展碳减排活动。


4.民生保障与养老金融


“一老一小” 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关乎民生福祉,是国家高度重视的民生工程,这一领域的发展也离不开金融创新的支持。


信托公司可尝试探索:


探索 “以房养老” 证券化模式,将老年人的房产转化为稳定的现金流,提高其养老生活质量。通过 “以房养老” 证券化,老年人可以将自己的房产抵押给信托公司,信托公司将房产进行证券化处理,向投资者出售证券化产品,然后将获得的资金以年金的形式支付给老年人,为老年人提供稳定的养老收入。


尝试参与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为不同需求的人群提供多样化的养老金融产品,从容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银发经济机遇。信托公司可以开发养老目标信托产品、养老保障信托产品等,根据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年龄结构等因素,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养老金融解决方案。


除此之外,根据报告强调 “稳中求进、防范风险、服务实体” 的金融发展思路,信托公司可通过设计预付类资金服务信托产品,促进居民消费升级,满足资本市场改革和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在房地产市场化风险处置中,信托公司通过设立风险处置服务信托,能够有效处理项目的重组与流动性危机,保护债权人利益。风险处置服务信托可以将不良资产进行隔离和重组,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资产的盘活和价值提升,从而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三、行业发展建议


2025年是金融供给侧改革深化之年,信托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多方协同合作,需要从监管、行业、市场等多个层面共同发力。


我们建议,监管部门应进一步明确信托差异化定位,根据信托业的特点与优势,制定更加精准、细化的监管政策,引导信托业回归本源,专注于服务实体经济与特定领域。同时,完善配套政策支持,为信托业在创新业务开展、风险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政策保障,构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为信托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例如,在监管政策上,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信托业务制定差异化的监管标准,鼓励信托公司开展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业务,如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在配套政策方面,可以出台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信托公司开展创新业务,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信托行业自身应牢牢把握 “制度 + 创新” 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始终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使命。在数字经济、能源转型、未来产业等充满机遇的赛道上,深入挖掘确定性机会,积极开展业务创新与模式探索。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行为,提升行业整体形象与公信力,通过行业内部的协同合作,共同推动信托业的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信托业应加强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搭建起高效的沟通与合作平台。通过深入了解政府的产业政策导向、企业的实际金融需求以及科研机构的创新成果,推动金融产品与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实现金融资源的精准配置。在合作过程中,注重建立互利共赢的发展机制,形成多方共同参与、共同受益的良好发展格局,为信托业的发展创造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信托公司可以与政府部门合作,参与政府引导基金的设立和运作,支持地方产业发展。与企业合作,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金融解决方案,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与科研机构合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金融产品,推动科技创新与金融的深度融合。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信托行业应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为强大动力与重要契机,积极主动地融入国家战略大局,将自身发展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提升专业能力与服务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金融力量,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书写信托业的辉煌篇章。


作者:周 萍
来源:中 信 信 托

责任编辑:liuyj

研究频道子页-第一短幅
新书推荐更多
研究频道子页-第二短幅
会议培训更多
研究频道子页-会议培训下方左研究频道子页-会议培训下方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