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经济运行极简解读,兼谈消费的提振

时间:2025/03/18 11:29:59用益信托网

3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2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0%,比2024年全年加快0.5个百分点;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比上年全年加快0.1个百分点;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4.1%,比上年全年加快0.9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1-2月国内经济起步平稳,生产、消费和投资增速均好于市场预期。


在出口放缓背景下,我国工业生产仍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制造业增长6.9%。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比上年全年加快2.9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1%,加快0.2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到4%以上,房地产投资和销售等主要指标降幅收窄,基建投资保持发力。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8%,降幅比上年全年收窄0.8个百分点;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5.1%和2.6%,降幅分别比上年全年收窄7.8和14.5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5.6%,比上年全年加快1.2个百分点。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同比增长39.1%,延续了2024年9月以来的高增态势;地方财政主导的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速回正,同比增长2.6%。


消费增速继续回升,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较好。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6.2%、21.8%、11.7%、10.9%。不过整体看,与往年春节前后相比,今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偏低,较上年同期放缓1.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物价保持低位运行。1—2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0.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比上年同期下降2.2%。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资深研究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认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各项挑战中,摆在首位的仍是需求不足,同时需要关注美国对我加征关税带来新的负面冲击。2025年如果能通过提高有效需求,把通货膨胀率提升到2%左右的合理水平,将有利于提升企业和居民收入,提升社会预期,化解各方面风险隐患。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对于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也是最好的准备。


宏观政策的实施力度是2025年宏观经济复苏能否加力提速的关键。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求财政政策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将赤字率提高至4%左右,同时持续优化支出结构,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


张斌表示,相信政府工作报告的各项部署,将为今年中国经济复苏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具体而言:财政政策应充分实现预算支出;货币政策应继续落实“有力度的降息” ,持续下调政策利率直到实现核心CPI稳定在2%左右,同时可新增4-5万亿PSL支持公共投资建设,保持人民币汇率宽幅区间浮动的汇率体制。此外,应促进房地产市场尽快企稳,可能需要对房地产企业进行系统性重整。


张斌认为,打破需求不足局面需要扩大消费和扩大公共投资共同发力。从惠民生、促消费角度来看,扩大公共投资也是短期内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见效最快的支撑手段。


据“CF40研究”测算,如果同时考虑城市流动人口市民化对于常住地教育、就医、享受基本公共设施和服务等产生的增量需求,以及包括保障房建设等在内的城市存量公共设施和服务质量提升需求,未来五年二者共需公共投资增量约31万亿元。我国通过公共投资提升城市活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促进经济增长仍有十分充足的空间。


作者:C F 4 0 研 究 部
来源:中 国 金 融 四 十 人 论 坛

责任编辑:liuyj

研究频道子页-第一短幅
新书推荐更多
研究频道子页-第二短幅
会议培训更多
研究频道子页-会议培训下方左研究频道子页-会议培训下方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