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益-信托经理参考:信托新规要来了!金融监管总局,最新发布!
一周重点关注:
● 地产回暖、消费提振 首季金融数据向好
● 城投债月度净融资再度转负
● 稳市“组合拳”显效
● 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双首单”落地
● 信托新规要来了!最新发布!
● 重磅!股权信托登记来了!
● 兴业信托规模同比增长118%
● 大业信托管理规模突破2000亿大关
● 国通信托客户同比增长76%
● 中国外贸信托慈善信托规模破亿元
● 爱建信托管理层调整
● 建元信托获股东20亿元产品投资
●【观察】信托财产登记试点给信托公司带来战略机遇
●【观察】存款利率变化对资管行业的主要影响
一、财经视点
■ 地产回暖、消费提振 首季金融数据向好
2025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出炉。4月13日,人民银行官网发布2025年3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金融总量保持合理增长,主要指标增速出现回升。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4%,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4%,增速较上月加快,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64万亿元,同比多增近5500亿元。市场机构数据显示,3月不少城市新房和二手房成交活跃度都明显提升,30个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积整体同比增长20%以上,成交回暖带动个人住房贷款投放增多。
点评:3月包括一手房和二手房在内的整体房地产市场延续小幅回升态势,加之政策面支持居民中长期消费贷和经营贷投放,共同支撑居民中长期贷款恢复同比多增。
■ 城投债月度净融资再度转负,交易所审核进一步趋严
随着到期规模增加,叠加审核趋严,年初回暖的城投债净融资再度转负。媒体据企业预警通统计,2025年3月,城投公司发行债券6057.65亿元。虽然发行规模环比增大,但由于到期规模同样明显增加,3月城投债净融资额再度转负,为-594.04亿元。3月28日,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3号——审核重点关注事项(2025年修订)》,明确城投债相关审核要求。
点评:3号指引在城投债审核细节上有紧有松。紧在加强“335”指标等细节披露要求;松在明确允许资质良好的城市建设企业发行人可以将募集资金用于手续合规、收益良好的项目建设。
■ 稳市“组合拳”显效
近段时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冲击引发的全球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多部门以高效协同的稳市“组合拳”迅速响应,通过跨部门联动、市场化工具与长期制度建设的有机结合,向市场释放了“稳预期、强信心”的清晰信号,进一步夯实了A股市场的长期价值中枢。
点评:当前A股市场具备估值优势,坚实的经济基本面和科技创新的推动使得市场长期投资价值愈发显现。
二、信托动态
■ 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双首单”落地
4月2日,北京辖内国投泰康信托和外贸信托分别在通州区和昌平区的不动产登记中心完成了首次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实现了“零突破”。具体来看,国投泰康信托为北京市一位老人及其自闭症子女设立了不动产信托,帮助老人实现“生前养老照护”与“身后守护子女”的目标,促进信托成为亲情与责任的载体;外贸信托则为北京市一位中年市民专业化定制不动产信托,将物流仓储设施登记为信托财产,并根据其意愿将信托收入的50%定向用于慈善捐赠,构建了新时代“不动产+慈善+养老+传承”四位一体的信托服务模式。
点评:两家信托公司聚焦特殊需求服务和慈善传承项目,通过风险隔离及简化交易流程,有效回应社会需求,推动不动产信托从“高净值专属工具”向“普惠型财富管理载体”转型,为行业解决长期存在的财产确权难题提供了“首都样本”。
■ 信托新规要来了!金融监管总局,最新发布!
4月11日傍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就《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此次,金融监管总局对《办法》进行了全面修订完善,围绕信托公司“受托人”定位要求,调整信托公司业务范围,进一步明确信托公司经营原则、股东责任、公司治理、业务规则、监管要求、风险处置安排等,完善促进信托业强监管防风险高质量发展的监管制度体系。
■ 重磅!股权信托登记来了!!!
继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之后,北京再试点股权信托登记!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与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做好股权信托财产登记工作的通知(试行)》。《通知》表示,为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的批复》相关要求,推进北京市辖内信托机构规范开展股权信托业务,保障股权信托财产登记的规范、准确、完整,切实保护信托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北京金融监管局将指导北京辖内信托公司进行股权信托财产登记,市场监管部门并在经营主体营业执照上予以标注。
■ 兴业信托规模同比增长118%!
近日,兴业银行发布年报,其中披露了子公司兴业信托的部分业绩数据。截至报告期末,兴业信托总资产666.49亿元,所有者权益219.01亿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9.21亿元,净利润9200万元。截至2024年末,兴业信托管理资产规模4044.2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8.37%;存续信托业务规模3797.69亿元,其中,主动管理信托业务存续规模2980.62亿元,占比78.49%。
■ 大业信托管理规模突破2000亿大关!
4月11日,大业信托官微披露:公司管理信托规模突破2000亿大关!大业信托称:公司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业务转型为突破口,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截至2025年1季度末,大业信托存续信托业务规模首次突破2000亿元,达2195亿元,其中资产服务信托规模占比约85%。
■ 国通信托客户同比增长76%!
4月7日,武汉金控官微披露国通信托1季度经营情况:截至一季度末,国通信托财富管理事业部资产管理信托销售总规模43.52亿,同比增长37%;新增客户289户,同比增长76%!还披露了国通信托加大本土投放力度,落地“产投1号”“兴汉15号”等重点项目,新增投放武汉的总规模15.38亿元;服务信托方面,中标3笔湖北省内的企业破产重整服务项目;设立3笔市场化重组服务信托,规模达19.9亿元。
■ 这款信托产品实现收益23.72%!
近期,全球股市遭遇因关税引发的黑色风暴。重庆信托传出喜讯:成立于2023年3月24日的创新期权产品——嘉盈可期 2 号于近日成功敲出,成为黑色风暴中久违的红色风景线。嘉盈可期2号底层配置的是挂钩中证500指数的“降敲式自动敲入敲出期权”合约。公开数据显示:嘉盈可期2号底层期权合约设立时,中证500指数点位为6340。至产品终止时,中证500指数点位为5969,期间指数涨跌幅为-5.85%。在此背景下,嘉盈可期2号逆势实现了年化11.86%、2年累计23.72%的投资收益,大幅跑赢中证500ETF基金近2年定投约7%的年化收益率,成为震荡股市中的一抹亮色。
■ 保交楼成功案例:共益债+企业破产服务信托!
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六稳”“六保”重大战略部署,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积极配合做好受困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等一系列政策的指导下,2024年6月,爱建信托成功通过“共益债+企业破产服务信托”创新业务模式,助力广州市政源重整案顺利实施。
■ 中国外贸信托慈善信托规模破亿元
近日,由中国中化出资设立,委托人为北京信诺公益基金会,中国外贸信托担任受托人的“外贸信托-中国中化乡村振兴慈善信托”追加信托资金5610万元,用于进一步支持中国中化定点帮扶地区的乡村振兴事业。中国外贸信托是国内最早布局慈善信托的信托公司之一。公司在乡村振兴、教育帮扶、灾害救助、特殊人群关爱等方面累计设立慈善信托55单,受托财产规模超过1.5亿元。
■ 五矿信托总经理刘雁获批担任公司董事
4月8日,青海金融监管局公布相关批复信息,核准刘雁五矿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董事的任职资格。2022年4月,刘雁曾以五矿信托财务总监的身份接受媒体采访。她认为,资管新规过渡期的结束,意味着“大资管”时代正式来临,信托公司必须在竞争激烈的资管市场中尽快找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领域。同时她表示,五矿信托将坚定推进“二次转型”战略。
■ 爱建信托管理层调整!
爱建信托新一任总经理正式落定。近日,上海金融监管局正式批复吴淳担任爱建信托总经理的任职资格。据悉,吴淳拥有扎实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信托行业高级管理从业经验和良好的经济、金融从业记录,尤其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全局化的管理能力。近两年来信托行业经历转型难题,但其分管的业务条线发展良好,这也是其被委以重任的重要原因之一。
■ 中建投信托荣获人行最高档A级评价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2024年度征信合规与信息安全考核结果,中建投信托荣获最高档A级评价,创下近年来征信工作考核最优成绩。此次评级充分体现了金融监管部门对公司征信管理体系规范性、数据质量及信息安全水平的高度认可。
■ 建元信托获股东20亿元产品投资
2025年4月11日,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委托理财暨关联交易的补充公告》,进一步披露了其委托理财的具体安排及风险控制措施。根据公告,上海电气董事会已于2025年3月28日审议通过议案,同意公司使用暂时闲置资金投资建元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R3及以下风险的固定收益类信托计划,单日最高投资余额不超过人民币20亿元(含收益金额),投资期限为2025年4月1日至2026年3月31日。该资金将用于提升公司闲置资金的管理效益,但明确不得投资股权类资产及挂钩股票的相关标的。
■ 山东国信推出企业账户管理服务信托
近日,山东国信推出“睿晟系列”账户管理服务信托,以“信托钱包”模式为企业构建适配全生命周期的账户管理服务体系。据悉,睿晟系列充分发挥信托财产独立性的制度优势,以独立信托账户架构为依托,构建企业信托账户管理服务体系(即“信托钱包”),通过精细化、专业化的账户管理服务,显著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和资金运营效率。
■ 中信信托·2025生生公益慈善信托正式成立!
近日,聚焦孤独症和神经多样性领域的“中信信托·2025生生公益慈善信托”在北京市民政局完成备案并正式成立。本信托委托人为广东怡粤投资有限公司等五家机构,信托目的为:推动神经多样性、多元社会融合和身心健康议题相关的科学研究、实践和艺术行动;支持孤独症相关公益事业,包括社会福利、教育促进、社会融合、提高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 金谷信托创新安居金融服务模式
在国家"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与"促进房地产良性循环"政策指引下,金谷信托充分发挥信托制度优势,于今年3月创新设立普惠安居主题信托——"金谷·安居1号单一资金信托",总规模50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五期累计1.5亿元资金投放,精准服务数百个二手房交易家庭,切实降低居民置业成本。
■ 国内首个“水信托”发布
国内首个取水权行政管理服务信托4月9日在沪发布,标志着用水权交易从制度设计走向实践落地。据介绍,全国首个“水信托”依托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的交易平台,将实现用水权交易的在线化、透明化和规范化管理,探索出了跨年度、跨区域、跨行业等不同交易模式。在此之前,市水务局已发布《上海市用水权交易管理指南》,从制度层面明确了全市用水权交易的规则、监管框架和风险防控机制。
■ 山西信托携手六味斋设立慈善信托精准滴灌三晋慈善
4月9日,山西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与太原六味斋实业有限公司在太原市清徐六味斋食品工业园举行“山西信托·六味兴善慈善信托”仪式。作为山西本土老字号与国有金融机构的跨界联动,该慈善信托依托山西信托在金融领域的专业能力,创新采用“慈善+金融”模式,通过专业化、规范化的资金管理,将慈善资源精准投向扶贫济困、助老救孤、恤病助残等多元化公益领域,提升公益资金使用效率,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公益慈善行动。此次合作不仅是公益慈善的深度融合,更是社会责任与金融创新的有机结合。
■ “消费积累养老一号”信托正式成立
近日,昆仑信托成立“昆仑消费积累养老一号行政管理服务信托”。本信托为他益信托,约定受益人在委托人处完成消费后,委托人将受益人即消费者本次消费享有的养老信托权益以现金形式打到信托专户,由昆仑信托将该笔资金计入该受益人在昆仑信托开立的消费积累养老金账户并进行管理。该信托可实现多层次养老保障,丰富个人养老金资金来源。
三、市场观察
■ 信托财产登记试点给信托公司带来战略机遇
2025年一季度末,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启动向北京辖内信托机构提供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相关试点服务。这是中国信托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制度突破,解决了信托财产“双重所有权”与物权登记制度的衔接难题。
业内主要观点:
1、产品创新矩阵构建,开发“产权分割信托”。某信托公司推出最小1平方米的商业物业份额化产品,认购门槛降至10万元,上线首日募集超5亿元。部分信托公司 创设“永续型不动产信托”,通过登记实现跨代际传承,某家族信托成功纳入三处文物建筑,年度文化收益达1200万元。还有信托公司创新设计“绿色信托凭证”,将碳排放权与不动产收益捆绑,使得项目获投资基金超额认购。
2、运营能力体系升级,建立不动产数字孪生系统。某公司研发的资产管理平台实现租金预测准确率有明显提升,空置率控制在较小比例以内。此外试点推出背景下,部分信托公司组建专业运营团队,头部机构配置项目的复合型团队,涵盖法律、评估、物管等专业人才。与此同时,构建智能风控模型。
3、信托公司一方面可以与政府部门共建城市更新基金,大大提升项目的预期收益率。另一方面中信登可以联合科技企业开发区块链登记系统,实现秒级确权,有效缩短项目交割时间。此外,还可以搭建跨境信托架构,如信托公司通过登记对接QFLP机制,实现引入外资的目的。
4、本次试点政策突破不仅完善了信托制度基础设施,健全了信托财产独立的法律架构,更开启了资产管理的新纪元。信托公司需以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制度试点为支点,构建“资产运营+金融服务+科技赋能”三位一体模式,在不动产金融深化改革的浪潮中把握战略机遇。随着试点经验全国推广,预计将激活百万亿级存量资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 存款利率变化对资管行业的主要影响
2024年以来,随着存款利率的不断下行及规范协议存款、叫停违规“手工补息”等监管政策的影响,存款“搬家”至理财市场现象明显,并对主要资管行业的规模变动产生较大影响。
业内主要观点:
1、存款“搬家”至理财市场现象仍将持续。2025年以来,以民营银行、农商行、村镇银行为主要代表的多家中小银行开启调降存款利率。市场预计在化债、稳楼市等政策的综合推动下,存款利率仍将下降。央行近期也表示,今年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情况,择机降准降息,目前存款准备金率还有下行空间。
2、2025年以来,债市出现一定调整,固收类产品受到一定影响,但现金管理类产品收益率相较于活期存款仍有优势,黄金仍保持快速增长,且2月以来A股及港股市场表现较好,市场也出现了存款“搬家”至权益市场的冲动。
3、整体来看,风险偏好回升和主要资产的财富效应差异将会影响存款“搬家”的去向,进而影响各类资管产品甚至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各资管行业规模变化趋势。与2024年年中相比,市场风险偏好有所提升。2024年9月底以来,随着权益市场活跃度的上升及权益市场财富效应的不断显现,市场风险偏好也迅速回升,风险偏好较高的公募基金等将相对更加受益。
■ 一周信托产品市场综述
1、本周资产管理信托成立市场持续降温,成立数量及规模均有所下滑,其中成立规模降幅近四成。一方面近期全球资本市场剧烈波动,市场不确定增加,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为谨慎,标品信托募集资金减少;另一方面非标信托市场“资产荒”现象加剧,非标信托资金募集较为乏力。
2、本周资产管理信托发行市场热度略有回暖,发行数量及规模均小幅回升。本周金融领域的信托产品发行规模明显增加,近期受“对等关税”政策影响下,贸易摩擦加剧可能促使各国央企维持或转向更宽松的货币政策,或为债券市场提供支撑,信托公司加大对固收类标品信托的投放力度。
3、本周非标信托产品成立市场遇冷,成立数量及成立规模明显下滑。本周投向基础产业、工商企业及金融类非标信托产品成立规模集体下滑。近年来,监管部门引导信托公司减少传统非标融资业务,向标品信托转型,部分信托公司主动压缩非标业务规模,同时伴随着各种化债政策及化债资金的陆续落地,城投公司的债务结构进一步优化,融资成本大幅降低,信托资产荒现象加剧。
4、本周标品信托产品“数增量减”,成立数量小幅上行而成立规模有所下滑,降幅超两成。近期美国关税政策引发全球金融市场震荡加剧,资本市场短期内波动,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为谨慎,受相关影响标品信托资金募集有所下滑。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