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益-信托经理参考:某信托称“风险已实现清仓见底”
一周重点关注:
● 楼市数据呈现积极变化
● 6月地方债拟发行超8600亿元
● 北交所将开启“双指数”时代
● 信托资产规模逼近30万亿
● 信托业破局价格“内卷”
● 四川信托或将更名为“天府信托”
● 吉林信托称“风险已实现清仓见底”
● 原总裁被罚!雪松信托大变!
● 山东国信设立千万元级慈善信托
● 中信信托协同纾困项目开启新篇
● 重庆信托财富探索财富管理服务新范式
● 昆仑信托为银发经济注入“金融活水”
●【观察】家庭服务信托或成“第二增长曲线”
●【观察】我国慈善信托的发展现状如何
一、财经视点
■ 楼市数据呈现积极变化
今年以来,多部门联合推出房地产政策“组合拳”,各地积极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多措并举提升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保持总体稳定。随着各项稳楼市政策陆续落地生效,部分城市市场交易呈现积极变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40个重点城市的情况来看,1至4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0.1%和2%。
点评:在当前刚需和改善性购房需求占主导的情况下,这些政策可以促进需求更好地落地、促进新房和二手房的循环,有利于房地产市场保持稳定。
■ 6月地方债拟发行超8600亿元
据中经社专项债项目库数据,6月全国地方债拟发行规模已突破8600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占比超过50%。随着二季度以来各地专项债“收储”行动持续落地,地方债发行速度明显提速。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披露的发行计划来看,6月地方债发行较前几月出现明显增长。
点评:2025年一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节奏偏慢,预计二三季度随着各地“自审自发”细则落实与入库项目确定,相应专项债、土储专项债发行节奏会进一步加快。
■ 北交所将开启“双指数”时代
6月6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发布北证专精特新指数编制方案与样本股名单,拟于6月30日正式发布实时行情,以反映北交所专精特新企业整体表现,为市场提供多维度投资标的和业绩基准。据了解,北证专精特新样本空间由在审核截止日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北交所上市公司证券组成:一是,上市时间超过6个月,上市以来日均总市值排名在北交所市场前5名且发行总市值超过100亿元的除外;二是,非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类上市公司证券。
点评:北证专精特新的发布对北交所是重大利好,北交所将从此进入“双指数”运行阶段,预计初期将给北交所带来数十亿元的增量资金,长期规模或与北证50持平,带来百亿元级别的增量资金。
二、信托动态
■ 信托资产规模逼近30万亿
中国信托业协会6月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信托资产规模达到29.56万亿元,比2024年6月末增长9.48%,相较2023年末增加5.64万亿元,同比增长23.58%。其中,投向证券市场(含股票、基金、债券)的资金信托规模为10.27万亿元,同比增长55.61%。
截至2024年末,财富管理服务信托规模超过1万亿元。其中,家族信托规模为6435.79亿元,保险金信托规模为2703.97亿元,其他个人财富管理服务信托1149.06亿元。
点评:在“三分类”格局下,信托业正从传统的非标融资业务,向更加多元化和专业化的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并重的业务模式转型。
■ 信托业破局价格“内卷”
1万元就可以做一单资产证券化业务——信托本源业务的低价“内卷”,正困扰着信托公司。随着信托业转型加速,破产重整信托、家族信托、资产证券化信托等本源业务快速发展,“价格战”也愈演愈烈。部分信托公司为了获得规模效应,开始低价揽客。在此背景下,一些业务人员表示,资产服务信托业务成了“赔本赚吆喝”的生意。中国信托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信托业规模增长超20%,利润却下滑近50%。
■ 四川信托或将更名为“天府信托”
逐步恢复展业的四川信托正在推动更名事项。四川信托或将更名为“天府信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四川信托控股子公司——宏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已于5月29日低调完成更名,新名称为“天府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在此之前,已实际控股四川信托的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明确表态,将加快推进天府金融品牌建设,有序推动四川信托恢复展业。
■ 吉林信托称“风险已实现清仓见底”
今年1月增资的吉林信托,近期发生股东股权变更,股权进一步向第一大股东集中。经过此次变更后,吉林信托的股东从5家减少为4家,第一大股东吉林金控集团成为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从37.02%升至62.11%。吉林信托1月召开2025年度经营工作会议指出,2024年是吉林信托发展历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风险已实现清仓见底,监管指标和财务指标全面优化。2025年,吉林信托定位为“经营发展规范年”和“管理标准建设年”。
■ 亿达中国:未偿还四川信托本金为19433万元
6月2日,亿达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内幕消息,根据上市规则第13.19条,披露违反贷款协议的情况。公告显示,2020年6月,四川信托与本公司之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大连圣北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借款人)订立信托贷款合同。据此,四川信托向大连圣北提供总金额人民币3亿元之信托贷款。截至公告日期,大连圣北未能按时支付贷款合同项下之本金及利息,构成贷款合同项下之违约事件,未偿还本金为人民币19,432.76万元及应计未付利息。
■ 原总裁被罚!雪松信托大变!
时隔多年之后,雪松信托再有新董事获准上任。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西监管局发布《关于钱翼雪松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任职资格的批复》公告。而公开信息显示,钱翼来自雪松信托第二大股东江西省金融控股集团。江西金控官网信息显示,2023年3月,时任江西金控融资租赁公司财务总监钱翼曾参加深交所相关活动。
■ 山东国信设立千万元级慈善信托
近日,山东国信“许刚慈善信托”暨职业教育助学金设立仪式举行。焦作市委市政府、焦作市慈善总会及慈善信托相关各方代表出席活动。据介绍,该慈善信托首期规模达1000万元,按照委托人意愿,首个资助项目为通过焦作慈善总会设立100万元的“许刚慈善职业教育助学金”,精准帮扶焦作全市职业院校品学兼优且家庭困难的在校学生,为当地产业输送专业人才,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根基。该业务为山东国信2025年以来设立的单笔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领域的慈善信托。
■ 中国外贸信托落地全国首单科研事业单位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
近日,由中国外贸信托担任资产生成信托受托人的“中核保理2025年1号第1期知识产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标志着我国科研事业单位知识产权证券化实现从无到有的关键突破。此次专项计划首期发行规模2100万元,证券期限3年,发行利率2.15%,创同类同期限项目发行利率新低。
■ 中信信托协同纾困项目开启新篇
5月30日,中信信托与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分公司等单位参与设立的“中信信托·信瑞6号企业破产服务信托项目”纾困对象——五象航洋城正式开业,标志着已停滞5年的重点商业项目被盘活。中信信托与协同单位中信城市开发运营有限责任公司、中信金融资产业务管理部、中信金融资产广西分公司、中信银行南宁分行以及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五庭代表共同出席。
■ 重庆信托财富探索财富管理服务新范式
为深化财富管理服务创新,锻造专业团队核心竞争力,重庆信托财富于近日组织开展了"努力开拓·勇往直前"财富管理精英主题交流活动。本次活动通过"专业研讨+文化赋能"双轮驱动模式,形成涵盖市场策略、服务创新、科技应用等领域的18项业务提升方案,为高净值客户服务体系建设注入新动能。
■ 西部信托与中信银行西安分行开展交流座谈
5月30日上午,西部信托总经理韩宗望带队拜访中信银行西安分行党委书记、行长赵大庆,双方就深化金融领域合作、促进服务陕西经济发展和服务陕投集团主业等方面展开了深入交流。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田承、副总经理张烨参加座谈。希望双方能够在以往良好合作的基础上,优势互补,携手推动产品代销、资产托管、风险处置服务信托及资金资产撮合领域的深入合作。
■ 昆仑信托为银发经济注入“金融活水”
近两年,昆仑信托以养老金融需求为导向,积极布局养老服务信托等业务。截至5月末,公司累计成立13单养老服务信托,管理规模突破3400万元,成立特殊需要信托2单、遗嘱信托3单、助老类慈善信托4单,促进银发经济与金融创新深度融合。
■ 北京信托创新权益信托工具
北京信托积极围绕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的工作要求,立足首都金融功能定位,充分发挥信托制度优势,近期成功实现权益信托工具与绿色产业的紧密融合。通过专业化方案设计,北京信托将权益管理优势有机植入新能源交通、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场景,构建起“权益保障+产业服务”的创新模式。该模式不仅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推动绿色产业升级提供了富有实效的信托解决方案,也为信托行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创新路径。
■ 上海国际信托落地上信安养信托账户
2025年6月5日,上海国际信托正式落地上海市首单聚焦养老服务场景设计的服务信托业务——上信安养信托账户,拓展养老服务信托业务的创新实践。相比于大家熟悉的家族信托、家庭服务信托,本次上信安养信托账户以极简化的功能及便利性的申请作为设计首要考量,力求养老金融实现“服务可获得”。
三、市场观察
■ 家庭服务信托或成“第二增长曲线”
家庭服务信托让更多家庭有机会享受到信托制度带来的好处,自2023年信托业务新三分类政策落地以来就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根据目前已经披露的57家信托公司2024年年报,超过六成(34家)在年报中提及家庭服务信托,部分公司该项业务年内规模增长超500%,其受重视程度和发展速度可见一斑。
业内主要观点:
1、品牌战略升级,差异化竞争格局初显。业务品牌能够体现信托公司的形象和信誉,向客户展示独树一帜的专业水准和服务质量。信托公司通过特色品牌塑造,抢占家庭服务信托市场认知高地,逐渐形成差异化服务标签。
2、加强科技赋能,全流程数字化提速。系统升级与流程重构是业务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支撑,可以推动效率与合规双提升。信托公司通过系统升级实现业务标准化和效率提升,覆盖家庭服务信托从签约到存续管理的全生命周期。
3、深化机构合作,以账户为中心提供综合化服务。信托公司联合银行、券商、投顾等机构打造综合服务网络,延伸财富管理服务链条;同时以账户功能为核心,整合机构优势资源,构建综合服务生态。
4、聚焦养老场景,不断扩大服务覆盖面。民生需求驱动场景创新,信托公司持续聚焦养老、教育、特殊需要等重点领域,加速信托服务从高净值人群向普惠家庭拓展,服务覆盖面持续拓宽。
■ 我国慈善信托的发展现状如何
根据中国慈善联合会慈善信托工作委员会的统计,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国慈善信托累计备案数量为2244单,累计备案规模为85.07亿元。其中,2024年新增备案慈善信托539单,新增备案规模16.61亿元,新增备案单数和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业内主要观点:
1、慈善信托规模“两头小、中间大”。累计来看,2016—2024年备案的慈善信托中,规模在十万元级别和百万元级别的慈善信托占比最高,总规模超过 77%,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特征。
2、慈善信托目的更加多元。从历年慈善信托目的来看,乡村振兴、扶贫济困和教育一直是最受关注的领域。2024年,关注教育的慈善信托达到202单,超过2024年新增单数的1/3。其次慈善信托关注比较多的领域是扶老和扶贫济困,数量分别为155和134单,乡村振兴领域为91单。
3、慈善信托备案期限趋向“永续”。从期限分布来看,2016—2024年慈善信托备案期限为 “永续”“无固定期限类型”和“长期”的慈善信托备案数量为823单,占到备案总数量的48.3%。
4、受托人以信托公司为主。2024年,新增慈善信托数量排在前三位的受托机构,分别是浙金信托(68单)、昆仑信托(45单)、交银国际信托(28单);新增慈善信托规模排在前三位的受托机构,分别是中信信托(2.2亿)、中诚信托(1.4亿)、国投泰康信托(1.08亿)。
5、地区发展差异大。从累计来看,各地慈善信托备案数量和规模存在明显差异。浙江省在慈善信托累计数量和规模方面均位居全国首位,慈善信托累计备案数量达到720单,累计规模高达23.64亿元,远超其他地区。
■ 一周信托产品市场综述
1、本周资产管理信托成立市场遇冷回落,成立数量及成立规模明显下滑,其中成立规模降幅近七成。端午后一周非标信托及标品信托成立规模均有所下滑,主要是工作日缩减的原因。另外,节日回归后资产管理信托成立规模恢复到正常水平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2、本周资产管理信托发行市场持续放缓,发行数量及发行规模均有所下滑。本周投向金融领域的信托产品发行规模大幅下滑,主要是消费金融类非标信托的投放有所减少,2025年一季度居民消费意愿减弱,消费金融公司放贷规模增速放缓,对信托资金需求同步下降。
3、本周非标信托产品成立市场行情降温,成立数量及成立规模遇冷回落。本周投向基础产业、工商企业及金融类非标信托成立规模集体下滑,一方面受假期回归叠加工作日缩减等因素影响,非标产品成立规模下滑明显;另一方面,近期实体融资需求疲软,资产供给不足,优质非标资产稀缺,部分资金或逐渐转向标品市场。
4、本周标品信托产品成立规模有所下滑,降幅两成。受端午假期影响,本周仅有四个工作日。虽然标品信托成立规模在总量上有所减少,但是从日均成立规模来看,标品信托日均成立规模小幅变动,标品信托成立规模整体趋于平稳。
往期回顾: